标签:
杂谈 |
巴勒斯坦批评家萨义德于1978年在其名著《东方学》中提出,“东方主义”是西方世界抱着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帝国主义态度来理解东方世界,对东方文化及人文带有偏见。叶锦添最早在全世界推行他的“新东方主义”的美学理念,让世界了解到东方文化艺术之美重要。
叶锦添与Lili
“新东方主义”理念的提出一部分是源于愤怒,在文化上,我们很多话讲不出来。
当越深入书本的时候,我发现西方世界就越强,因为所有的书都是依据西方的视角归纳整理。那些我很感兴趣的地方,如果不存在于西方系统里,就没有书可供参考。这让我日后慢慢生发出“新东方主义”这个观念,是相对“西方的、国际的”视野建构的另一种不同的体系。
中国文化好与坏之争,不只是西方给我们的压力,我们东方文化里有很多既定的东西,有好也有不好。但是在我的立场可以看到东方文化中很多有趣的东西,我希望凭自己的想象和对文化的理解去帮它们找出路。我相信这个出路会变成非常有力度,到最后其实没有东西方的壁垒。
2006年
东西方文化的思维其实是可以从古代哲学说起的,东方的美是千年源远流长底下的意识感,反观西方美学注重黄金比例,能被算计,东方美学非常不具体,是在有形无形之间游走与琢磨。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很大程度是存在于“虚实”之间的。西方讲究科学伦理,虚就是虚,实就是实;而东方文化讲究的是空间的“不增不减”,是虚实并置的。
好比真空里存在一个单细胞,单细胞可以进行分裂,复制出多个细胞。用东方的观点看,新的单细胞在空的空间里诞生,好像从另一个空间飞过来的,“空”就是产生一切东西的可能。东方文化里的留白也是这个道理,空即蕴含一切。
1999年
《卧虎藏龙》用浪漫化的意境勾勒出理想中的江湖世界,古城墙、竹林、大漠、灰瓦等元素被意象化,共同组成一幅巨大中国风情卷轴画。“简单来讲就是一个“意境”,比如山水画,还有中国的建筑、书法,庭院等,这都是文人的世界,所以我们要找回这些东西。
1999年
沉淀无关再造,这样才能成就新东方美学文化。
其实已经没有所谓“在复古中创新”的事了,现今全球文化都能透过互联网流通,所以美学已经没有国籍上的定义。东方美学是需要沉淀的,新人应该努力寻找东方美学千年文化的源头,这无关乎手法或者材质,或是语汇表现,又或是符号再造等,唯有努力去追寻这些源头,才能找到新的东方美学文化。中国元素和西方现代在我的作品中是没有冲突的,借用西方文化表现东方文化绝对可行,把东方文化孤立起来是很不聪明的。
2008年
我想《红楼梦》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它也绝对不是一部写实的作品,如果完全写实可能会失去一些灵气,小说里有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如果整部剧用写实风格的话,到了这些戏就会非常难处理。它是一个梦境,梦里有很多中国的元素和想象的东西在里面。我觉得曹雪芹并不那么写实,曹雪芹的小说是一部很强烈的乌托邦,我想他写的时候内心非常失落,所以写的时候其实带了一种自嘲。他写十二金钗,寄托了他对美、对童真的向往。其实到他老的时候,他内心还是个小孩子,作品里寄托了他的孤独和向往。
2008年
2004年
2011年
2012年
扫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叶锦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