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立教,敬业爱生
(2012-06-11 15:39:06)
标签:
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自觉抵制教师职业道德杂谈 |
分类: 教学反思 |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我能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从中享受到了人生的乐趣,我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时时能以身作则的人,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校规章制度,为学生做出表率。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爱生,是教师的高尚情感,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我对待学生爱在心中。我认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师对学生的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工作、高度责任感,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热爱学生,理解学生是我全部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情感
有偿家教有损于教师形象,违背师德规范要求。禁止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将有效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正常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保证学校正常教学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有利于在教育系统中树立“重职业操守,讲职业道德”之风,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减负呼声日益强烈,各地纷纷出台减负制度法规的大背景之下,学生减负已成为主流,我认为任何意在增加学生负担的行为都是不合理,也不合法规的。学生减负的意义在此不再赘述,可以肯定的是减负对学生、对教育有利而无害。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一方面是对学生减负的相关规定的践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部门学生减负工作前进的步伐,是一种逆流而上的违规行为。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有偿家教虽然可以使一部分学生的成绩迅速好起来,但这“成绩好”是相对于其他没有补课的学生而言,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老师为“财”施教,有损教师的形象,不合师德要求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正因为“有偿”,教师捞起外快来定会格外卖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影响其日常教学质量。反言之,进行有偿家教是教师对本职工作不负责任的行为。
通过师德培训,是我认识到,作为教师应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模范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
我承诺做到以下四点:
1. 主动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团结、敬业、奉献,做优秀人民教师”为从教根本和奋斗目标,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和务实作风为教育增光,为职业添彩。
2. 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备课,认真上课,耐心辅导,切实通过扎实有效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留“夹生饭”,不搞“课内损失课外补”。
3. 自觉抵制各种形式的有偿家教,不参加社会上各种形式的补习班、培训班,不搞假期、双休日补课,不强迫、动员、暗示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辅导班、培训班。
4. 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和问题生。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耐心、爱心和科学的方法,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