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鱼

(2019-04-22 15:22:41)
标签:

杂谈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鱼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鱼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鱼,象形字,繁体写作魚,读作yú。鱼字的甲骨文、金文都是鱼的画像。战国时期秦国“云梦日乙”竹简已经接近繁体字魚。篆文把鱼尾简化成火字形,隶变后,楷书写作魚,简化字写作鱼。本义有鳍、鳃和流线体型的冷血水生脊椎动物。
        人类在采集狩猎阶段就认识了鱼,就把鱼作为食物。吃不完的鱼,要么放在池塘里饲养,要么吊挂起来变成鱼干备用。据文献记载,殷商末年,就有人掌握了池塘养鱼技术。鱼由于繁殖能力强,被人们赋予家族人丁兴旺和富裕的涵义,成为祥瑞之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已经形成独特的鱼文化。如,莲年有鱼,鲤鱼跳龙门。
        《诗经•国风•陈风•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鲂[fáng]?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难道我们要吃鱼,黄河鲂鱼才算香?难道我们要娶妻,非娶齐国姜姓美娇娘?难道我们要吃鱼,黄河鲤鱼才算香?难道我们要娶妻,非娶宋国子姓美娇娘?)这首诗把黄河产的美食鲂鱼和鲤鱼与宋国的子姓美女和齐国的姜姓美女联系起来,别有情趣。
        本义指鱼。《礼记•曲礼》:凡祭宗庙之礼:……鲜鱼曰脡[tng]祭。(凡祭宗庙之礼,各种祭品皆有美号:……鲜鱼祭品称为“脡祭”。)
        引申为打鱼,捕鱼。《易·系辞下》:以佃以鱼。(打猎捕鱼。)《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鲁隐公准备到棠地观看捕鱼。)此义后写作渔。
        引申为贩鱼。《孟子•告子下》:胶鬲[Jiogé](人名)举于鱼盐之中。(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商人中被选拔上来。)
        借指像鱼那样生活在水里的动物,这类动物都带鱼字旁。如,鲸鱼,鳄鱼,甲鱼,鲵鱼,豚鱼。
        指鱼状物。鱼际穴。中医穴位,位于手拇指(或足姆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灵枢经》: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shù]。(太渊穴,位于鱼际穴后一寸、有下陷的地方,称为腧穴。)唐代作为符信用的铜鱼符。如,鱼契(鱼形的符信),鱼符(意同鱼契)。古代木质鱼形信函。如,鱼素(书信),鱼书(书信),鱼沉雁杳(比喻音信断绝),鱼肠尺素(指书信),鱼鸿(代指送信人),鱼幅(书信),鱼封(书信)。

       鱼是远古人类重要的食物。掌握打鱼技术的氏族部落,以鱼为图腾标识并建立了方国鱼国。据考古发现,古鱼国发端于今江汉地区。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的黄土台塬上发现了古鱼国。鱼伯陪葬的青铜器形制,与三星堆文化有相似之处。据推测,此鱼国可能来自江汉一代的鱼国。据称,周成王时,鱼人参加了洛邑盛会。另外,据《左传》记载,地处江汉的鱼复国曾经和庸国一起抵抗楚国。后来,鱼复国成为庸国的鱼复邑。再后来,楚国夺取了鱼复邑。
        据文献记载,鱼姓来源有:
        1.源自子姓。商汤的后裔,属于以祖先字号为姓氏。春秋时,宋襄公的庶兄子目夷(字子鱼)。子鱼的子孙有一支以子鱼的字为氏,称鱼氏。
        2.源自嬴姓。出自伯益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复姓省文简化为氏。伯益是东夷族首领少昊之后,女祖为黄帝族颛顼之孙,系嬴姓诸国的受姓始祖。伯益的后裔子孙分衍有十四支,其中的一支后裔因分居于修鱼(河南省原阳县西南)而称修鱼氏,后简化为鱼氏和修氏。
        3.源自姬姓。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羊舌鲋,字叔鱼,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氏,称鱼氏。)春秋时期,晋厉公有宠臣长鱼矫,其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名字为氏的,称鱼氏。
        4.源自鱼国。西周有异姓诸侯鱼国,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村的黄土台塬上一带,史料没有记载。其贵族国民以国为氏。
        5.鲜卑族汉化改姓。唐代时,鲜卑族大将军尚可孤,拜唐朝监军鱼朝恩为养父,并改名为鱼智德,他的后代相传也有姓鱼的,为冒姓鱼氏。
        6.源自满族。满族中有尼玛哈氏(满语指鱼)、乌库理氏(满语指细鳞鲮鱼)、伊麻斯氏(满语指游得快的鱼)。他们中有的改汉姓鱼。
        鱼姓如今人口约3万(2018年),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551位。

诗曰:
鱼指有鳃水生物,
伴随人类自远古。
临渊羡鱼不实际,
鱼目岂能混作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