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钱

(2019-01-31 05:07:06)
标签:

杂谈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钱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钱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钱,形声字,繁体写作錢,读作qián,jin。甲骨文、金文均未发现此字形。战国时期《云梦秦律》字形左右结构,左金,右戔[jin]。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錢,简化字写作钱。本义铲状青铜农具。
        钱,由金和戔组成。金是青铜的意思。戔,会意字,读作jin,甲骨文是上下两把戈,会相互厮杀、残杀,是残的初文。戔,后加歹(甲骨文是剔去筋肉的残骨形),以强化残酷的惨状,写作殘。
        戔由残杀引申为铲除,再加金字旁,写作錢,读作jin,表示铲土的农具,取用钱翻耕(类似残杀动作)土地,形状类似铲土翻地用的锹。《诗经·周颂·臣工》:命我众人,庤[zhì]乃钱[jin]镈[bó],奄[yn]观铚[zhì]艾。(向所有人下命令,备好你们的锹和锄,天子将遍察你等收庄稼。)
        据考证,铲形货币“钱”产生于商代后期。或许,一开始,由于作为货币使用的齿贝供不应求,人们偶尔拿着青铜钱(锹)去集市上换回其他生活必需品,进行易货贸易。久而久之,王室发现人们不用正式货币齿贝了,王室就得不到货币流通带来的收入。这迫使王室改变政策,铸造铲形农具货币,用于流通,这时读作qián。由于青铜农具钱变成货币,铲土翻地用的农具,另造一个锹字表示。
        这里还要说一个与钱有关的字,那就是泉字。泉,象形字,甲骨文如泉水喷涌而出。货币统称泉,取其流通不竭之义。周王室还设有泉府,《周礼·地官·泉府》规定: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以其贾买之,物楬[jié]而书之,以待不时而买者。(泉府掌管用所征收的市场税款,收购市场上卖不动、滞销而又切于民用的货物,按原价收购,一件一件地加上标签标明价钱,以待急需的人购买。)可见,泉府大概起到现代的中央银行加财政部的作用。
        钱,开始只是泉(货币)的一种。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发行自己的货币,除了钱,还有刀币、布(镈bó,一种似锄的农具)币、贝币、楚蚁鼻钱、秦半两等等。秦统一后,内方外圆的秦国铜钱成为全国通行的货币,一直沿用到清朝。钱慢慢演变为货币的代称。
        泉指称货币,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现在还在小范围使用。钱币收藏称为藏泉,所以,钱币收藏爱好者之间,互称泉友。
        引申为金属货币,特指铜钱。《史记·平准书》: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农工商之间相互贸易的路子打通了,龟甲、齿贝、铲、刀等形状的青铜币就产生了)。如,钱财,钱钞。
        引申为重量单位。公制重量单位。一公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两。一公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钱。市制重量单位。中国市制中计算质量和重量的一种单位。秦汉时期,一市斤有十六两,一市两有十六钱。

        篯是一种竹质工具,用来打制造钱的模具。既然钱字来自篯,或许钱姓来自掌握制作这种竹质工具的人,称为篯氏。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分化为篯氏、钱氏和尖氏。
        据文献记载,钱姓来源有:
        1.源自黄帝之孙颛顼的曾孙陆终氏的三子篯铿。尧封篯铿于彭城,建大彭国,人称彭祖。彭祖裔孙篯孚为周文王师,官拜泉府上士(泉府,掌管全国税收和钱粮的官吏)。因泉通钱,而篯字恰是钱字上有个竹头,为纪念篯铿氏族再次复兴,篯孚的子孙便去篯字竹头简为钱姓。如今鲁南和苏北地区仍有少量的篯氏,还有讹音简化的尖姓。
        2.源自少数民族。蒙古族、彝族、满族、回族、苗族、壮族、傣族、藏族、黎族、土家族、哈尼族、布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少量钱氏族人分布。
        3.源自帝王赐姓。吴越王钱镠[liú]经常给战士赐钱姓。宋太宗赵光义诏令恢复本姓,所以赐姓的钱氏基本已不复存在。但清乾隆年间,台湾高山族土著七姓中有一支因忠于朝廷,有功于国家,被乾隆帝赐姓为钱。
        钱姓如今人口大约280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89位(2016年)。

诗曰:
钱指青铜农具铲,
周代货币曾称泉。
青钱万选才出众,
见钱眼开俗不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