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寿

(2019-01-27 21:17:51)
标签:

杂谈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寿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寿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寿,会意字,繁体字写作壽,读作shòu。甲骨文字形为反S形,在弯处各有一个甲骨文的夕字形。周代金文表示寿的字形很多。周早《沈子它簋》字形上下结构,上为甲骨文的老字上半部,下为甲骨文的寿字。周中《耳尊》字形是在周早的字形下面增加一个左右结构的左口右手。周中《疒+興钟》字形则比《耳尊》字形少个手字。周中《豆闭簋》字形则更简洁,上为甲骨文的寿字,下为口。周晚及春秋时期金文与周中金文大致相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壽,简化字写作寿。本义岁月如水无穷尽。
        甲骨文寿字由一个反S和两个夕组成。夕为月亮,两个夕就是两个月亮。天上不可能有两个月亮。远古人用两个月亮表示时间很长,而反S形是河流的简形,则表示没有穷尽。《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流。”)
        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加上疾病、猛兽和毒虫等的侵害,造成远古人平均生命很短暂,能够活到白发苍苍、手拄拐杖的老人,需要度过许多个日日夜夜。因此,周代金文就把甲骨文的老字上半部加在甲骨文寿字之上,强调老人岁数大。
        人活一个大岁数,必须营养要跟上,因此,有的周代金文又在甲骨文寿字之下加上口,表示能吃饭。还有在口旁边加上手,表示老年人能够自己吃饭,强调身体还健康。
        经过春秋金文和战国竹简的字形演化,最后到秦代小篆,字形基本确定,隶变后,楷书写作壽,再经过草书楷化,写作寿。经过这么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甲骨文的岁月长久一步步演变为指人活一个大岁数。
        《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您像南山永长寿,永不亏损不塌崩。)
        引申为生命的时限。《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人的寿命分三等,上等寿命活一百岁,中等寿命活八十岁,下等寿命活六十岁。)
        引申为向身份地位高的人献礼。《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请你们把赵国的十五座城池作为向秦王敬献的礼物。)
        无酒不成席,引申为向身份地位高的人祝酒。《史记·项羽本纪》: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乘机在座上袭击沛公,杀死他。)
        引申为老人生日时向其表达良好祝愿。《明史·海瑞传》: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昨天听说县令海瑞为母亲祝寿,在市场买了二斤肉。)如,祝寿,寿宴,寿桃,寿星。
        引申为老年人生前就做好死后的穿戴,寓意健康长寿。如,寿衣,寿鞋,寿帽,寿被,寿材(棺材)。

        寿姓,当是远古人们出于对健康长寿的一种追求,就把寿字作为氏族的图腾标识,称为寿氏。
        据文献记载,寿姓的来源有:
        1.源自姬姓。周太王公亶父次子仲雍的曾孙名周章,居于吴。周武王克商后,遂封其地,建立吴国,为周朝附庸。周章十四世孙寿梦做吴国君时,国势强大,称吴王,与楚国争抗,故春秋时吴国自寿梦始。寿梦的支庶子孙,有的以祖先名字为氏,称寿氏。
        2.源自彭祖。相传,上古时有位叫彭祖的人,是有名的老寿星,活了八百多岁,他的后代有的为了纪念他,就取寿字为氏。
        3.源自地名。春秋时期,平寿邑(今安徽寿县)本是卫国的地盘,先后被吴、楚、陈、蔡等国占领。在蔡国统治时期,改称寿春。战国时期,此地被楚国占领,并成为楚国国都,称郢都。此后,楚国多次迁都。前241年,楚国再次迁都于寿春,仍称郢都,史称“寿郢”。前223年,寿郢为秦军大将王翦所破,楚王为秦军所俘,楚国就此灭亡。寿郢住民有以地名为氏的,称寿氏。
        4.源自于蒙古族。寿康太妃,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冰图郡王孔果尔女,清太祖努尔哈赤众多妃子中的一位。顺治十八年,清圣祖即位,尊为皇曾祖寿康太妃。其家族以为荣耀,多有以寿康太妃的封号为汉化姓氏的,称寿氏或康氏。
        寿姓如今人口很少,没有具体数据。

诗曰:
寿指时光如流水,
人生漫长大年岁。
延年益寿人常情,
神龟虽寿终成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