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趣探:百家姓之苍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苍,繁体字写作蒼,读作cng。甲骨文、金文尚未发现此字,战国时期,《宜阳右苍鼎》字形,上下结构,上艹下倉;《临潼陶》的字形特别,草字头下的仓(倉)字的户撇在右;《包山》竹简则把倉字底下的口写作两横。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蒼,简化字写作苍。本义粮仓顶上成片的草本植物。
远古时期,粮食吃不完就储藏起来,为此建了有单门(户)的圆形粮仓。为了防止下雨淋湿,造成粮食霉烂,人们就用稻草、谷草、麦秸等打成苫[shn]子苫[shàn]在粮仓顶部,形成一个圆锥形的顶盖。依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所用的农作物秸秆不可能完全脱粒。如果下雨,那些留在草苫子里的稻粒、谷粒或麦粒就会发芽,长出一顶盖的青草。
粮仓年复一年地使用,粮仓顶上的草也周而复始地变换着颜色,春天嫩绿色,夏天深绿色,秋天枯黄色,冬天灰白色,都是成片的纯一色,这就是苍。这可以解释,苍的颜色并不固定指某种颜色,而是指成片的同一种颜色。
引申为草色。《说文解字》:苍,草色也。草的颜色,因不同生长阶段会有不同的颜色,有嫩绿色,深绿色,深青色,等等。也可以说,草是青色的。《广雅》:苍,青也。
由草青色,泛指草木的颜色。如,苍翠,苍松,苍山。
天空也会因为早中晚光线不同而变换不同颜色,阴晴的颜色也不同,用苍指天空的颜色。《诗经·国风·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苍天在上请开眼,坑杀好人太不该。)如,苍龙,天苍苍。
引申为深蓝色。如,苍海。
引申为草木枯黄。《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河边芦苇变枯黄,秋深露水结成霜。)
粮仓顶部成片的草,引申为众多。《尚书·舜帝·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舜帝泽被天下,惠及各地百姓。)如,苍生,苍黔。
冬天粮仓顶部是灰白色的,引申为老年人。杜甫《赠卫八处士》: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如,苍老,白发苍苍,苍头(老头儿)。
进一步引申为缺乏活力和生机。如,文章苍白。
苍姓,或许与粮仓有关,或者是看粮仓的小吏,又或是住在粮仓附近的人。
据文献记载,苍姓的来源有:
1.出自先祖的名字。(1)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叫做苍林。苍林的后代中,有以祖先的名字为氏的,称苍氏。(2)黄帝的孙子颛顼高阳氏,有八个聪明的儿子,都是治世能臣,他们帮助尧处理国家大事,政绩很好,世称八恺。其中大儿子名叫苍舒,又作仓舒。苍舒的后代以他的字为氏,称苍氏。
2.出自官职。自西周开始,朝廷都设有管理粮仓的官职,周朝称为仓人,汉称仓曹参军、仓曹史,隋唐设官库管理官仓督,金国设官库管理官仓使。上述官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氏的,称仓氏。古代苍与仓通,后有改为苍氏的。
3.出自仓颉的后代。传说,黄帝的史官叫仓颉,古书中也写做苍颉。其后代以苍为氏。大约汉代以后,有苍姓改为仓姓。
4.出自地名。上古舜帝殁世之地苍梧之野,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玉林市兴业县和贵港市之间。古代住在苍梧的人中,多有以苍梧为氏的,后多简化为苍氏、仓氏、梧氏。
5.出自少数民族。满族、达斡尔族等族人中有苍氏。
苍姓如今人口很少,排名第300位以外,暂无具体人口统计数据。
诗曰:
苍指粮仓草成片,
一年四季颜色变。
早午晚上有阴晴,
茫茫大地有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