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能

(2018-12-01 20:53:03)
标签:

杂谈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能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能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能,象形字,读作néng。甲骨文是一只熊四肢着地的样子,大脑袋,胖身体,短尾巴,四条短腿和大脚掌。周代、春秋时期金文进一步文字化,把大脑袋和胖身体分别变成厶和肉(月),仍与四肢和大脚掌相连。战国竹简变化不大,但战国《秦玉牍》和《里耶秦简》的能字更加接近现代文字,左右结构,左上为厶(头部),左下为月(身体),右上为匕(前脚掌),右下也为匕(后脚掌),把熊可以站立的形态描绘出来。隶变后,楷书写作能。本义站立的熊。
        熊主要以爬行为主,有时可以站立甚至行走。研究发现,熊在感到威胁、产生好奇心、打斗或受伤等情况下,都会站立起来。能是熊的初文。甲骨文的能字,是一只爬行的熊。或许,在商之前,人们更多地把熊和其他野兽一样看待,就用一只爬行的动物的图像来表示,但也突出了熊的大脑袋、胖身体和大脚掌。
        或许,人们更关注到,熊可以站立是熊和其他野兽相区别的特点,所以解决文字表达时,把熊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用上下两个匕(前肢在上和后肢在下)来表示熊站立,非常巧妙。
        许慎《说文解字》:“能,熊属,足似鹿,从肉聲。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强壮,称能杰也。”解释不准确,特别是“足似鹿”更是大错特错。鹿长着和牛羊猪一样的蹄子,而熊则长着与虎豹一样的有五趾的脚掌。至于“能兽坚中”,更是牵强附会。
        《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jí]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能。(从前尧在羽山杀死了鲧,他的精灵变成黄熊。)
        人出生后,8个月左右开始四肢着地爬行,10个月左右开始站立,有点像熊,站一小会儿就坐下了,站着站着更可能突然就会走了,借能字指幼儿刚会站立。北方一些地方,如陕西关中、河北邢台和邯郸、河南南阳等地把小孩刚刚会站立叫做“能”,说“学会(打)能能了”。
        引申为做得到,可行,会。《列子·汤问》:孔子不能决。(孔子不能裁决。)如,能够,能行,能干,能做。
        引申为本事,本领,才干。《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其湛曰乐,各奏尔能。(子孙万代幸福安康又快乐,尽情展示你们的本领特长。)如,能人,能手,能工巧匠。
        幼儿从爬行到站立,说明力气更大了,引申为强壮。如,能量,能源,本能,潜能。
        引申为人的智力。如,能力,能耐,技能,无能,能工巧匠。
        引申为有才干的人,智者。如,嫉贤妒能。
        甲骨文的熊字和能字是不同的两个字。甲骨文的熊字是张开四肢狂奔的动物,可能是在逃离森林大火时的样子,而能则是熊在正常情况下的样子,两个字都指熊。由于能字为引申义专用,表示熊这种动物的字另加火字底(灬),写作熊表示。如,狗熊,黑熊,棕熊,北极熊,熊猫。
        熊指火势很大,如烈火熊熊。
        熊指无能,如熊样,熊包。
        熊指孩子捣蛋,如,熊孩子。

        在远古,熊是很常见的动物。熊是人们心中很厉害的动物。或许,古人很希望自己家族像熊一样有力量、有能耐,才能更好地繁衍,所以便以能为姓氏。

        据文字记载,能姓来源有:
        1.源于芈姓。楚国国君熊绎的六世孙叫熊挚,他的后代受封于夔城,建立了夔国。公元前634年秋,楚成王灭掉了夔子国。在夔国被灭之后,熊挚的一些后代为避免被株连,便去掉熊字的“火”字偏旁,改以神兽“能”的名称为姓氏,称能氏。
        2.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能姓如今人口很少,没有详细数据。

诗曰:
能字本义熊站立,
人们觉得很稀奇。
选贤任能举人才,
嫉贤妒能不可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