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谈:立冬话冬

(2018-11-07 14:33:19)
标签:

杂谈


汉字趣谈:立冬话冬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今天立冬(2018-11-7),一年四季最后一个季节的开始,接下来90多天地球北半球进入冬季模式。

         冬,象形字,读作dng。甲骨文、金文都是上端相连的两个下垂的冰溜子状,末端膨大。

        战国时期,变上下结构,上部保留两个冰溜子,各划一个指示符,表示易脆断,下部画一个圆中间加一横,指冰溜子的断面,那中间一横指是实心的。《云梦秦律》的冬字已经与现代的冬字字形相似,上下结构,上部把两个冰溜子和两上指示符变形为夂[zhng]字,而下部的那个中间加横的圆则变为两截断了的冰溜子。

        篆文字形继续变化,上下结构,上部保留上端相连两个冰溜子,而两个冰溜子的指示符连成一横,下部两条横线变为两个上端相连并出头的折线。隶变后,楷书写作冬。本义冰溜子。读音或许来自冰溜子断落在地发出的声音。

        在黄河流域,一年四季分明,远古人很早就注意到结冰现象。天冷的时候,水会结冰,特别是树上会结冰溜子,又称冰挂。人们把这一现象用符号记录下来,用冰溜子指代寒冷的冬天。《诗经·国风·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备好干菜和腌菜,贮存起来好过冬。)如,冬天,冬季,冬菜,冬月。冬瓜,葫芦科植物,因果实成熟后表面有一层白色腊质很像冬天结的霜而得名。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自春开始,至冬结束,冬引申为结束。《马王堆汉墓帛书》:诰诰作事,毋从我冬始。(谨慎处事,不要从我结束或开始。)

        冬天滴水成冰,非常寒冷。冬字下面的两点,就是冰,又写作仌[bng],后来简化为两个点。凡是带冫(两点水,读作bng)的字,都与冬天或寒冷有关。如,寒,冷,冻,冽,凝,凋,凛,凌。但注意,由于简化字的原因,一些本来三点水的字简化为两点水。如,净,决。

        英语的冬天叫做winter,来自风wind。因为英国是岛国,海上的风本来就大,冬天的风就更大。为防止冬天的风进屋,英国人把窗户叫做window。或许,英语的end就是从wind演化而来,表示一年结束。

        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是个重要节日。这一天北方人喜欢吃饺子,南方人喜欢吃鸡鸭鱼肉。冬季指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三个月,分别称为孟冬、仲冬和季冬。

        冬字可以作象声词,如,冬冬,形容敲门、敲鼓或重物砸到地上的声音。敲鼓之声曾写作鼕,现在都规范为咚。

        带冬的字有:

        1.疼,téng,形声字,异体字写作月冬(合),本义人体受冻引起的感觉。

        2.终,zhng,形声字,意思是将丝线末端扎紧,象征结束。《说文解字》:终, 丝也。引申为极限、停止、尽头等。

        3.螽,zhng。上下结构,上面的冬字表示虫子叫出的声音,下面的两个虫字表示是许多虫在一起叫,指蝈蝈。

        4.氡,dng,现代新汉字,曾经写作氭,是一种放射性化学元素,英文写作Radon。

        5.佟,tóng,姓。或许是形容不怕寒冷的人,比如现在有人砸开冰冬泳。

        冬姓,或许来自不怕寒冷的氏族部落。

        据文献记载,冬姓来源有:

        1.出自夏朝太史令终古。夏王朝末期,夏桀暴虐,商汤起而伐之。此时,夏王朝太史令终古为人贤德,受世人尊重。商汤灭夏桀后,遂召邀终古入商王朝。终古的子孙后代以先祖的名字为氏,称终氏,后来简笔为冬氏,也有的改为佟氏。

        2.出自官职。夏、商、周初皆有掌管治理水利之官,称作“水正”,至西周王朝建立后,改“水正”为“冬官”,设有冬官府司,主管官员为“大司空”,为周王朝“六官”之一,负责掌管水利治理、土木工程、工艺制作等。冬官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为姓氏的,称冬氏。

        3.出自西南夷。三国蜀汉时期,西南夷苏祁邑君名叫冬逢。在冬逢的后裔子孙归附蜀汉政权后,有以先祖名字汉化为姓氏的,称冬氏。

        4.出自少数民族。蒙古族、满族中有冬姓族人分布。

        冬姓没有进入宋代《百家姓》,如今人口仅仅15700多人,按照人口数量排名,在300名之外。


诗曰:

冬字本义指冰溜,

一年四季已到头。

凛冬已至多保健,

冬日自在着黑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