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仲

(2018-09-17 07:22:15)
标签:

杂谈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仲

        仲,会意兼形声字,读作zhòng。甲骨文两种字形,一个是左右结构,左中右人,其中,中字是简化体,省去中字中间一竖两端有飘扬的旗子。另一个直接写作中,但中间一竖两端没有旗子,与表示地理位置的中(一竖两端有旗子)相区别。周代金文承接甲骨文写作没有旗子的中。一些战国时期的印玺大多承接左右结构的甲骨文,左人右中。篆文承接甲骨文和印玺,统一规范为单人旁,隶变后,楷书写作仲。本义排行老二。

        前面是兄,后面是弟,仲在前后之间。本义是兄弟中的老二。对兄来说,仲是弟,称为仲弟;对弟来说,仲是兄,称仲兄。《礼记·檀弓》: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幼小时称呼其名,二十岁行过冠礼以后则称呼其字,五十岁以后只称呼其排行,或伯或仲或叔或季,死后称其谥号。这是周朝的制度。)如,仲兄(次兄,二哥),仲年(次年,第二年),仲弟(二弟),仲叔(弟弟的总称)。

        仲,上可承前、下可启后。因此,立场中立,不偏不倚,适合做调解和斡旋工作。引申为立场中立,地位居中的。如,仲裁。

        一年四季各三个月,正好可以和兄弟排行次序类比,上中下分别称为孟仲季,第一个月称为孟,第二个月称为仲,第三个月称为季。《尚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昼夜长短相等,南方朱雀七宿黄昏时出现在天的正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春时节。)如,仲春(农历二月),仲秋(农历八月),仲冬(农历十一月)。

        兄弟是平辈,同父母,如手足,论本领也相差不大,不相上下。杜甫《咏怀古迹》: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

        仲姓,从始祖看,大都与兄弟之中排行老二的那个兄弟有关。

        据文献记载,仲姓的来源有:

        1.源于姬姓。黄帝曾孙帝喾,姬姓,名夋[qn],号高辛氏,为五帝之一。帝喾属下有八个具有才得之臣伯奋、伯虎、仲堪、仲熊、叔献、叔豹、季仲、季狸,这八个人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在“八元”之中有仲堪、仲熊两兄弟,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的,称仲氏。

        2.源于任姓。商王朝开国君主汤的佐相仲虺后代。仲虺,任姓,名莱朱,奚仲十二代孙,是商汤属下贤相,与伊尹一起辅佐一代圣君商王汤。在仲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的,称仲氏。

        3.源于姬姓,属于以先祖名、字或氏为姓。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祭仲之后。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庆父(字共仲)之后。春秋末期卫国大夫仲由(字子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之后。春秋末期鲁国大夫公子彭生,是鲁桓公庶子公子叔牙之孙,在公子彭生的后裔子孙中,多称叔仲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仲氏。

        4.源于子姓。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元公有一个儿子名叫皇野,字子仲。在子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字为姓氏的,称仲氏。

        仲姓如今人口大约有23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265位。


诗曰:

排行老二谓之仲,

下有弟弟上有兄。

不偏不倚当仲裁,

不相上下为伯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