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全

(2018-09-03 21:41:22)
标签:

杂谈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全

        全,象形字,读作quán。甲骨文尚未发现,金文上中下结构,上入(挂在脖子的系绳),中玉(无点),下卯(下摆装饰物)。战国时期竹简有两种字形,都省略卯(装饰物),写作全或仝。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全和仝,上下结构,上部都是入字不是人字,因上入下工的仝[quán]与上人下工的仝[tóng]字形接近,容易混淆,入工仝规范化为全,全的字形也从上入下王(玉)改为上人下王。本义最精美的玉佩。

        最精美的玉佩,是用纯玉做成的,引申为纯玉。《周礼•考工记•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zàn],伯用埒[liè]。(天子的玉器用纯玉制作,公的玉器用石占四分之一龙玉制作,侯的玉器用石占一半的瓒玉制作,伯的玉器用石占一半的埒玉制作。) 宋•王安石《估玉》:众工让口无敢先,嗟我岂识厖[máng]与全。(众位臣工没有一个敢先开口,我也不认识是杂玉还是纯玉啊。)

        引申为纯粹的,没有杂质的。《荀子•劝学》: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君子知道,做学问不全面、不纯正是不足以称之为完美的。)

        引申为完整的,齐备的,都有的,整体的。《列子·天瑞》: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天地没有完备的功效,圣人没有完备的能力,万物没有完备的用途。)《管子•任法篇(下)》法不平,令不全,是亦夺柄失位之道也。(法度不公平,政令不完备,也是导致“失权”、“失位”的原因。)如,成全,顾全,健全,求全,顾全大局。

        引申为使完整,使无损,使安好,保护。《正字通·入部》:全,保也。(全,保护的意思。)《孙子兵法·谋攻》: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人举国屈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如,完全,安全,保全。

        引申为完全,都。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我近来才感觉到那些古人的书,如果都信了它们,就完全没有用处。)如,全到齐了。

        全姓,当是远古发现或制作纯玉的氏族部落,他们掌握了纯玉的制作工艺,并把全字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人称全氏。

        据文献记载,全姓的来源有:

        1.源于泉姓。西周时期,人们称钱币为“泉”,因设有泉府之官,负责掌管货币交流和集市贸易,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在泉府官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官称谓为姓氏者,称泉氏,后来因“泉”字同音通“全”字,故有人改泉为全,称全氏。

         2.源于地名。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子齐王李祐起兵谋反,李义满之子李君球率部据守平陵县城以抵抗李祐。事件平息后,唐太宗夸赞李君球,并改其县为全节县,以旌表李君球之忠。在李君球的支庶后裔以及居于全节城之住民中,皆有以地名为姓氏者,称全氏。

        3.源于少数民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满族,土家族,苗族,赫哲族,锡伯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全氏族人分布。

        全姓如今大约44.3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221位。


诗曰:

全指纯玉做成珮,

天子配戴非常美。

百科全书知识库,

一应俱全很齐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