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段

(2018-08-06 18:06:30)
标签:

杂谈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段

段,会意字,读作duàn。甲骨文没有这个字形,周代毕段簋的金文字形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岩石状,右边是殳[sh](手持一个敲击工具敲打状)。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段。本义用工具把整块矿石敲开。

        《说文解字》:段,椎物也。(段,用椎敲击物体。)这个解释对了一半,敲击物体的目的是断成一块一块的,而敲击所用的工具或许是石锤,也许是石椎。

        引申为物体(矿石)被锤击成断片,碎块。如,段片。

把完整矿石打碎,才能利用矿石,引申为物体局部,可指实物,时间,文章,组织机构等。如,身段,线段,路段,片段,唱段,时段,频段,波段,航段,机务段,碎尸万段,工段,句段,段落。《广韵》:段,分段也。(段,分成小段。)

        把金属放在专门的炉子中烧红烧软,然后用锤子敲打,与把矿石敲碎的本义相似,也称段,而在炉中烧称炼,合称段炼。后为区别字义,另加金字旁,写作锻。《周礼·冬官·考工记》:攻金之工六……筑、冶、凫、栗、段、桃。(治理金属器具的有六个工种……称作筑氏、冶氏、凫氏、栗氏、段氏、桃氏。)

        古代一种加工肉脯的工艺,在石头上用棒敲打干肉,同时加上姜和桂皮等调味料,加工出来的肉脯称作段脩。《礼记·昏义》:妇执笲[fán]、枣、栗、段脩以见。(新媳妇手捧盛有红枣、栗子和肉脯的果篮,拜见公婆。)后为区别字义,加月(肉)字旁,写作腶[duàn]。

        古代制造金属器具或者加工肉脯时,需要在一块石头上进行打击,才能把烧红的金属制作成人们需要的各种器具,才能制作成肉脯,这块石头也称作段,即砧[zhèn]石。后为区别字义,另加石字旁,写作碫[duàn]。

        人走路时,鞋跟敲击地面磨擦造成鞋跟最先磨透。古人为提高鞋底的耐磨性,在鞋底的跟部缝贴上一片皮革或者一段丝绦,这片皮革或丝绦也称为段。后为区别字义,人们把在鞋底跟部缝贴的丝绦写作缎。再后来,人们把耐磨的丝绸称为缎子。

        开采矿石称为段,冶炼的青铜打制器具也称段,这使得段具有先后次序,引申为所处的位置或者等级。如,段位,阶段,初段,九段棋手,升段。

        虚化为量词,可指布匹的一截,道路的一截,文章的一节,甚至不长的时间。如,一段布,一段路,一段时间,一段文章,一段故事。东汉·张衡《四愁》:美人赠我锦绣段。(美人送我一段美丽的丝绸。)如,一段布,段落,段子,唱段,选段。

        除上面的锻、缎、碫、腶等字外,带段的字还有:

1.煅,同锻,煅烧或者锤打烧红的金属。

        2.塅,指面积较大的平坦的地区,好像被敲击平整过的一样,多用于地名。

        3.葮,或是一种坚硬的草本植物。

        4.椴,椴树,一种木质细致坚硬的乔木。

        5.瑖,似玉的美石,质地坚硬。

6.毈,由于鸟蛋被敲击而孵不出幼鸟称作毈。《淮南子·原道》:兽胎不贕[dú],鸟卵不毈。(兽不能成胎而生,鸟不能孵化而出。)

        另外,段字组成的几个特别的词语有:

1.阿段,古代南方部族对男子的称呼。《魏书·獠传》:獠者,盖南蛮之别种……其丈夫称阿謩[mó]、阿段,妇人阿夷、阿等之类,皆语之次第称谓也。(獠人,是南蛮的一种……男子称阿謩或阿段,女子称阿夷或阿等,都是一种区别长幼的称呼。)

        2.槅段,相当于隔断,把一间房子隔成几间的遮挡物。

3.不段,即不毈,鸟蛋被敲击而孵不出幼鸟。

4.段疋,成匹的缎子。

        5.手段,本义当是开矿敲碎矿石的一种能力或技巧,后引申为方法或措施,特指不正当的行事方法。

        段姓,当与职业有关。据考证,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矿山遗址,是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城西南3公里处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面积2平方公里,开采时间可追溯到夏朝早期。或许当时这些开矿和冶炼青铜(金)的人,统称为段氏。

据文字记载,段姓的来源有:

1.源自姬姓。春秋时期,郑武公的次子、郑庄公的弟弟段,人称叔段。段在其母的支持下要夺兄长的君位,被郑庄公打出郑国,流亡并死于共国,史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家人子孙四处逃散。郑庄公的儿子郑厉公继位,将出奔在卫国的共叔段的孙子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郑国。共叔段的子孙始称公孙段氏,后简称段氏,这就是河南段氏。

2.源自鲜卑族。西晋时,鲜卑族的一个部落首领叫段务勿尘,在归顺朝廷后被封为辽西公。其子段匹磾也在朝中做官,其后代以段为氏,这就是辽西段氏。

3.源自李姓。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约在今山西省夏县境内),即以封邑段干为氏,称段干氏。后来,简化为段氏,这就是山西段氏。

        4.源自白族。唐宋时期,在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白蛮出身的段思平,建立了大理王朝。被蒙古人灭亡后,共后裔子孙及很多白族人改姓段氏。

5.源自其他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土族、苗族等均有段氏。


诗曰:

段字本义开铜矿,

敲碎矿石冶炼忙。

采矿有方称手段,

不择手段不应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