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杭
杭,形声字,读作háng。本义为木船。甲骨文、金文字形尚未发现,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杭。
要搞清楚杭的字义,先弄清楚杭字的组成部分。杭,左右结构,左木右亢。亢,会意字,读作kàng,甲骨文是一个人形(大),腿部拉长,两腿间有一条自左至右或者自右至左的斜线,貌似人站立在船头,意思是人可以站立其上的大船。凡带亢的字,都有可站立、高大的意思。
亢加木字旁,义为木制大船。《说文解字》:杭,方舟也。舟,本义独木舟,人坐着操纵,而杭则是大船,人可以站立操纵。传说大禹治水时,曾乘舟航行经过杭州,并把他的大木船留在这里,从此这里就称为余杭或者禹杭。
引申为渡。《诗经·国风·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说黄河宽又广?一条苇筏能渡过。)如,杭筏(渡水的筏子),杭绝(乘船渡过)。
因为余杭的大木船要出海打鱼,而海上的气象变化多端,引申为时好时坏。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那内官的性儿是拿不定的,杭好杭歹,他恨你咬的牙顶儿疼。
杭杭,杭子,杭杭子,山东方言,蔑称,①家伙(指人)。如,这样混账杭杭子!②东西(指物)。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我只要汗巾,不要这包着的杭杭子。
杭,本义大木船。掌握制作大木船技艺的匠人,被称为杭氏就顺理成章。
据文字记载杭姓的来源有:1.源于姒姓。夏禹完成治水工作后,剩余和留下来不少舢板、船只,把九州内所有的船只统统交由庶子管理,封国于浙江滂水之地,其地即称“余航”。其后世子孙有人将“航”字的“舟”偏旁抹掉,安之以“木”,从此便以“杭”为姓氏,称杭氏。
2.源于姬姓。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三伉之后,三伉在今河南省鹤壁市滑县沙店一带。三伉大夫的后裔子孙以居邑名称为姓氏,分别有称抗氏、杭氏、亢氏、伉氏者,四氏同宗同源。东汉时期,泰山太守杭徐任职中郎将,因平乱有功,荣封为“东乡侯”(今浙江余航)。杭徐本姓抗,后改为字面文雅的杭氏,他的后代子孙便以杭为姓氏。
3.源于少数民族。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族人中有杭氏分布。
杭姓如今人口不多,没有具体数据。
诗曰:
杭指大船木制成,
渡河航海水上行。
海上气象多变化,
杭好杭歹无定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