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屈

(2018-04-06 07:40:16)
标签:

杂谈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屈

        屈,形声兼会意字,读作qū。甲骨文尚未发现,春秋时期青铜器楚屈子赤角铜簠(fǔ)上金文由尾和出组成。战国时竹简大多采用这个字形,但云梦秦简《日书》甲中出现简化字形尸加出。篆文承接秦简这个简化字形,隶变后,楷书写作屈。本义獐。

        屈字的造字原理和裸类似,即表示没有尾巴。屈字来源于一种动物名字叫做獐,其体型略似赤麂而稍小,比麝大些,四肢粗壮发达,肩高略低于臀高,尾极短,几乎被臀部的毛所遮盖。由于这种动物非常警惕,人类很难接近,远古人们以为它没有长出尾巴,并据此造出屈字。《说文解字》:屈,无尾也。

        有一些尾巴长的动物,有时会把尾巴弯曲进两后腿间夹起来,跟没有尾巴似的,引申为弯曲。《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

        引申为使弯曲。如,屈折,屈膝,屈伸,首屈一指。

        两条狗打架,失败者会低下头,把尾巴弯曲起来,夹着尾巴逃跑,引申为降服。《孙子·谋政》: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用打仗就可以使敌人降服。)

        争斗双方胜者使败者听从命令,或者强势一方迫使弱势一方让步,退让,引申为服从,顺从,妥协。《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用强迫手段使人接受不实之事,引申为不情愿。如委屈,屈打成招,屈从。用于谦词,如屈就,屈驾。

        远古人开始以为獐没尾巴,后来发现只是尾巴极短,引申为短。《通玄真经·符言》:老子曰:圣人无屈奇之服,诡异之行。(圣贤之人不穿长长短短的奇装异服 没有不正常的诡异行为。)

       獐的尾巴极短,引申为说话做事理由不充足,没有道理,理亏,亏心。如,理屈词穷。

        獐的尾巴短得看不见,引申为枯竭,匮乏。汉·贾谊《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

        屈字原本是尾巴不出来,用尾加出表示,因此又可理解为尾巴出来了,尾巴翘起来了,引申为高起,兴起,突起,突出。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上》:未见运世无本,功德不纪,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从未见过没有一定的根基,功德不被记载,而能够崛起登上皇位的人。)此义后来另造崛字,以区别字义。

        另外,人的性格很耿直,做事讲原则,像山峰突起,把崛字的偏旁山替换为单立人,写作倔。

        古称为屈的地方有二,一个是湖北省秭归县,一个是山西省吉县,此二地正好有尾巴极短的动物獐,绝非巧合,而是古文字造字源自远古人所见所闻之物,先作图形,逐渐文字化。上述二地因有獐而称作屈,远古人以屈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地名屈,氏族部落称屈氏,顺理成章。

        有文字记载的屈姓来源有:1.源于姬姓。黄帝属下有一位武将叫狂屈竖,在平定蚩尤之乱时立有大功。其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名字为氏的,称为屈氏。该支屈氏正确读音作Qué。

        2.源于妫(guī)姓有扈氏。夏王朝初期西戎民族有扈氏部落的首领屈骜(ào),建有屈骜城。骜,快马,符合吉县出良马的记载。屈骜,就是有獐有快马的地方。屈骜城在夏王朝初期,被夏王启讨伐所灭,其后裔子孙世代称屈氏。该支屈氏正确读音作Qū。

        3.源于芈姓。春秋时期,楚武王熊通有个儿子叫熊瑕,官至莫敖,位于令尹之下。楚武王封熊瑕于屈地,今湖北秭归,史称为屈瑕,或莫敖瑕。其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称屈氏,该支屈氏正确读音作Qū。

        4.源于地名。春秋时期晋国公子姬夷吾封地在屈邑,在今山西省吉县,出产良马。姬夷吾即后来的晋惠公,其封地屈邑的庶支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屈氏,该支屈氏正确读音作Jué。

        5.源于鲜卑。北魏孝文帝定都洛阳后,将代北鲜卑复姓屈男氏、屈突氏、屈侯氏等氏族部落的族人姓名,均改为汉字单姓屈氏,该支屈氏正确读音作Qū。

        6.源于突厥族。蒙古汗国时期乃蛮部太阳汗之子屈出律,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在元、明时期汉化称屈氏。该支屈氏正确读音作Qū。

        7.源于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有屈氏族人分布。


诗曰:

屈字本义是指獐,

尾巴极短似无样。

服从顺从不情愿,

无奈先把尾巴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