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皮
皮,会意字,读作pí。甲骨文尚未发现,金文字形是有头有身有尾的兽皮,旁边有一只手,篆文讹变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皮。本义鞣制兽皮。
《说文解字》对皮字解释为剥兽皮,不确切。徒手剥不了兽皮,剥兽皮需要刀子,哪怕是石刀。
甲骨文有剥兽皮的字,那就是剥,左右结构,左边是简形的野兽,右边是一把刀。后来篆文繁化,把兽的简形繁化,更像野兽的皮正在被剥下,旁边一把刀。隶变后,楷书写作剝,规范化为剥,义为剥兽皮。
远古时期,人们最开始是直接把兽皮剥下穿在身上。这样的兽皮是生皮,生皮会很快变硬,穿着不舒服。人们想办法让兽皮变柔软,逐步摸索出使兽皮变柔软的方法,即把生皮通过一定的鞣制变成熟皮。经过熟制的兽皮,穿在身上就舒服多了。《周礼·大宗伯》:孤执皮帛。(孤拿兽皮包裹的束帛。)
所有的物体的表面一层包裹或者保护,也称为皮。如书皮,饺子皮,月饼皮,地皮。棉花从棉籽是剥下来,叫做皮棉。
薄而有一定面积的物体,也称为皮。如豆腐皮,铁皮。水之皮,谓之波;土之皮谓之坡;衣之皮,谓之被。
熟皮是柔软而有韧性的,引申为人的某种性格。如调皮,顽皮,赖皮。
那些耐用的物品,叫做皮实。皮实也可指小孩子身体好。
人的一种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强。如,他经常挨批,都皮了。脸皮厚。
某些原来表面是酥脆的食品,由于受潮等原因,表面变软不再酥脆。如油炸花生皮了。
皮是表面的,引申为肤浅或者不多。如皮肤之见,知道点皮毛。
远古时期,有可能存在会把生皮鞣制成熟皮的氏族部落或者手艺职业,他们被称为皮氏。如今制皮仍然是一门手艺。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们对于把动物的皮制作成为衣服开始反思,认为,现在制衣原料足够,不要再杀死动物取皮做衣服,这样不人道。
皮姓来源有: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卿士樊仲皮,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皮氏族人大多尊奉樊仲皮为得姓始祖。
2.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郑国大夫子皮,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皮氏人口大约14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
诗曰:
皮字本是鞣生皮,
熟皮方可制皮衣。
如今人类在进步,
动物保护争第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