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花
花,读作huā,会意字,本义是草木的繁殖器官。既表示树木花朵的华(華),也表示草花的荣(榮),把树花和草花合二为一,统称为花。
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都没有这个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也没有这个字。从现有的资料看,魏碑有,估计花字是南北朝时期,人们根据汉字造字法,创造的新字。
很可能,当时的文人们在写到植物的花朵时,还要先想想,到底是写作华还是写作荣呢?于是,有人灵机一动,根据汉字造字法,造了一个花字,统称所有植物的花朵。
花字有两部分组成,上下结构,上部是草字头(艹),表示这个字和草木有关,下部是化字。化字甲骨文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一个站立的人,右边是一个倒立的人,用人的站立和倒立表示易动,变易。草木开花,是人最容易感觉和观察到的现象。因此,用草字头
化,写作花是很有道理的。
《广韵•麻韵》认为,“花,(華)俗,今通用。”解释不确切,因为花指树花和草花,而華只表示树花。《广雅•释草》解释“花,華也”,同样是不确切。
一个花字取代了华和荣,省去了不少麻烦,不像英语,说到羊的时候,要不就说是山羊(ram),要不就说绵羊(sheep),没有统合羊这种动物的一个名词,就很麻烦。中国的“羊年”,翻译成什么样的英语,着实让欧美人头疼了一番。
花除本义之外,还可以表示:1.植物开花。2.供人们玩赏能开花的植物,如种花。3.有花纹的东西。如花布。4.花五颜六色,引申为杂色。如五花八门。5.引申为视觉模糊,如老花眼。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贺)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6.花分雄雌,雄花不结果,俗称开谎花。花又引申为漂亮且有迷惑性的。如花言巧语。7.引申为像花一样的东西,如浪花,雪花,礼花。8.花是美丽的,代指美女。如校花。9.引申为从事性交易的女人。如花街柳巷,寻花问柳。10.引申为财务开支,如花销,花钱。
花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行第285位,人口约18万。
花姓的来源:1.源自华姓。唐朝以前,有华姓人以其与花字通用,自改为花姓。正史上发现最早的花姓名人在唐朝。如唐代有仓部员外郎花季睦,大将军花敬定等。
2.源自女真人。南宋皇族闽冲郡王赵范属下有个女真人名叫孛木鲁·久住,自取汉名范用吉,因触犯了赵范的名讳,被赐姓花,遂改为花用吉,其后代子称花氏。
3.源自少数民族。包括满族,蒙古族,回族,傣族,都有花姓。
花姓历史名人有:1.花敬定,唐肃宗时期将领,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平定梓州刺使段子璋叛乱有功。但居功自傲,放纵士卒大掠东蜀,还目无朝廷,僭(jiàn)用天子音乐。后被叛军杀死。
2.花茂,明初将领。跟随朱元璋定江左,灭陈友谅,平山西、陕西,积功授武昌卫副千户。征西蜀,进神策卫指挥佥事,调广州左卫,累进至都指挥使。
3.花润生,明代官吏。永乐二年进士,中第二甲九十一名,任古田知县,有政声,擢提学佥事。工诗文,有《介轩集》。
4.花沙纳,蒙古正黄旗人,清代大臣,最高至吏部尚书。历任编修、工部、户部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咸丰间历署都统、理藩院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