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柏
柏,象形字,读作bǎi。甲骨文大致有三种写法:1.上下结构,上面是柏树果形状,下面是木;2.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果,或者左边是果,右边是木;3.还要左中右结构,两边是木,中间是果。本义是结球果的柏树。隶变后,楷书写作柏。因为柏树的果子表面泛白,读作bái。柏果量很大,数以百计,产生一个异体字,会意字“栢”。现在统一规范为柏。异读bó,现在只作外文音译用字,如柏林。
带柏的常见词组有:松柏,柏油,翠柏,卷柏(还魂草),柏乐(伯乐),柏油路,青松翠柏,松柏之塞(春秋时期秦赵交界植松柏为界),松柏之客(被放逐的亡国之君),贞松劲柏(高尚节操),松柏寒盟(患难之交),苍松翠柏,松柏之寿。
柏姓,估计是远古生活在柏树林附近的部落,祈求本部落的人能够像柏树那样长寿,并形成对柏树的崇拜。柏皇,就是柏树之王,最高大、粗壮的柏树。柏树成为部落的图腾,后来建立方国,称为柏方,对外自称柏,柏方国人就以柏为姓。
《左传》:“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和齐国交好)。”柏国故址在今河南西平柏亭一带,开国首领是黄帝的臣子柏高。春秋时柏国被楚国所灭。《左传》“江黄道柏”并称,现江、黄、道三国都城遗址都成为“河南省级重点文物”,分别在正阳、潢川、确山、西平。
柏姓起源主要有三:1.以国为姓。柏国,也叫柏子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2.以人名命氏。始祖为柏翳,又称伯益,大费,颛顼曾孙。因协助禹治水有功,故受舜赐姓嬴。此后,柏翳有了两个姓,即柏姓和嬴姓,后代子孙也形成两支,其中一支是柏姓。
3.源于赢姓,出自远古喾帝时候的贤人栢招,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栢招,为帝喾之师,史称栢公。栢,古代与柏字同义通用,栢招亦称柏招。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柏氏。
4.以木名命姓。相传远古有柏皇氏,是东方部族的首领,名芝,因以柏木为图腾,称为伯芝,子孙就姓伯,古时也作柏姓。
5.源自少数民族。蒙古族,满族,回族,布依族,土家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柏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柏氏。
柏姓名人。1.柏良器(743年—803年),字公亮,魏州(今河北大名)人。唐朝中期大将,官至左领军卫大将军兼御史大夫。
2.柏丛桂,明朝宝应人。洪武时,他上书朝廷建议筑淮堤,建槐楼,以防备水患。朝廷采纳了建议。在淮扬一带修建河堤、槐楼四十里这个宏伟的工程,乡人称为“柏家堰”。世代造福于民,流芳千古。
3.柏文蔚(1876-1947),13岁就读于求是学堂,19岁入江苏新军,旋任第三十三标二营管带,并加入同盟会。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南下任民军第一军军长,参与江浙联军会攻南京。1912年任安徽都督兼民政长。1913年参加讨袁,宣布安徽独立,失败后经上海流亡日本。1947年病逝上海,时年七十二岁。
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柏姓人口约50.4万,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86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