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姜

(2017-12-23 07:44:13)
标签:

老万说字

汉字趣谈

百家姓

杂谈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姜

        姜,形声字。甲骨文是上下结构,上是一只羊,下是一个女子,读作jiāng。本义为驯羊女。金文和甲骨文大致相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姜。

        姜,有的解释为牧羊女,不确切。如果是牧羊,字形应该是羊 攴,如牛 攴为牧。攴是手中持一根木棍或者树枝条,但至今没有发现这个字。

        羊是在人类驯服的动物中最温顺的,也一定是最先被驯服的。中国古文字中带羊的字非常多,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姜是驯羊女比是牧羊女或许更加接近事实。当然,驯服之后,再放牧也是可以的。

        顺便说一下,姜还是薑的简化字。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肥大,呈不规则块状,有辛辣味,可作蔬菜、调料、并供药用。原本生长在南亚,南亚处于中国的疆界边缘,又可以种在田地的边上,故命名为薑。后来,可能人们觉得,薑的形状和姜有点相似,读音相近,为了书写方便,就用姜代替了薑。薑很早就被当做调味料,《吕氏春秋•本味》:“和之美者:阳朴之薑,招摇之桂。”(调料调合味道好的:四川阳朴的姜;桂阳招摇山的桂。)

        姜字反映出当时人们驯服了野羊,变成了家畜,已经从采集狩猎社会进入游牧社会。带女字的姓,反映的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状态。

        另外,和姜字有关系的字是羌,羊 人。远古时,羌和姜或许是一男一女。后来,字义分化,细化,羌字成了氏族的称呼甚至图腾,姜成为始族的姓氏。《国语》:“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黄帝因姬水为姬姓,炎帝因姜水为姜姓。)

        古姜水为渭河中上游的一条支流,或者是岐水,流过姜氏部落聚集的地方,称为姜氏城,在今宝鸡境内。从出土文物看,至少8000年前,羊已经成为生活在黄河沿岸的远古人的伙伴,人死后要有羊的陶俑陪葬。《水经注•渭水》:“岐水经姜氏城为姜水。”

        炎帝时期的姜水两岸,牧羊女赶着羊群,可能还唱着那时候的流行小曲,甚至吹着骨笛,引来小伙子的瞩目和追求。《诗经·国风·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洵美且都。”(她是美丽姜姑娘,举止娴雅又大方。)

        炎帝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篡权。姜姓子孙被迫向其他地方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

        秦汉时,姜姓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如今姜姓广泛分布于中、朝、韩、菲、泰和印尼等国。

        姜姓的历史在5000年以上,作为氏则始于战国初期,即西元379年,齐康公去世,田氏代姜之后,距今已经近3000年了。

        如今的姜姓实际上是姜氏的后裔。据考证,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起到现在,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

        除古代华夏族繁衍而来的姜氏,还有外族改姓,加入姜姓大军。其中有,南北朝梁国的武兴姜氏,北魏雍州蜀族也有姜氏,北宋吐谷浑部中的羌人中有姜氏,清朝满洲人有姜氏,是汉民满化后又汉化成为东北地区的姜姓汉族,另有清满洲八旗的姜佳氏族全部、章佳氏族一部集体改姓姜氏。

        有人估计,当代汉族姜姓的成分中由外族加入的数量可能远超炎帝后裔姜姓的数量。姜姓当今姓氏排行名列第52位,人口约有480多万人。

        姜姓名人辈出,1.姜尚,字子牙,又名吕尚。辅佐周武王姬发灭商功勋卓著,被封齐,成为开国始祖,民间称为姜太公。商末周初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2.姜小白,姜子牙之后,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拜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3.姜肱,东汉人,博通《五经》,兼明星纬之学,弟子三千多人。朝廷多次下诏请他入朝做太守、太中大夫,都坚辞不受。成为被后世尊崇的高士。

        4.姜维,三国时天水冀县人,拜蜀汉征西将军。诸葛亮死后,继志北伐。

        5.姜夔,南宋词人、音乐家。擅长写诗作词,精通音乐。代表作《扬州慢》,有词集《白石道人歌曲》。一生未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