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魏

(2017-12-19 05:29:20)
标签:

老万说字

汉字趣谈

百家姓

杂谈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魏

        魏,形声字。原本底下有山,是巍的异体字。是委 畏 山三个字的组合,委指禾谷堆积,畏是人戴上可怕的假面具表演鬼怪舞蹈;山,指地点。合起来表示高大,可畏。这里本来没有“鬼”什么事,只是因为鬼与畏(戴可怕面具的人),都令人可怕,并且二字字形接近,因此自南北朝后,魏字就开始定型,与现代汉字接近,但魏字右边的“鬼”上边仍然没有那一撇。

        南北朝时期是魏字字形变化时期,南北朝之前,现在所有的魏字,都带有山,只是山的位置不固定。有的在上部,有的在底部,有的在畏字底下。南北朝时期,魏与巍作为异体字,经常混用。南北朝之后,魏作为专有名词,高大可畏的意思都归了巍。

        今芮城县有座山叫中条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这样描写中条山:“奇峰霞举,孤峰标出,罩络群泉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奇峰霞举,就是巍(魏),孤峰标出,就是嵬。看来,魏字极有可能是说中条山,且魏字还是进入原始农业社会之后产生的字,因为魏字里有“委”,委的意思是女人把割下来的黍稷堆积起来,堆积如山的成语从这里来。

        中条山山势险峻,高大可畏,有可能当时山里有大猩猩,更是可怕。因此,当时的人就把中条山写成一个字“魏”底下有山字,表示山像女人堆积的黍稷,且山里有大猩猩。古人造字,可以把字的部件随便安置,于是底下有山的魏,山字可以在魏之上,即巍,这是两个意思一样的异体字。

        无论是魏(底下有山),巍,还是嵬,都是在描绘的中条山的。但是都离不开鬼或者畏(鬼——大猩猩,很可怕,可畏。)如今,芮城县还流传着鬼故事,人们把芮城县人称作“芮城鬼儿”,也是佐证。

        顺便说一句 此前曾解读过“施”字,是持棍捕蛇的意思;“严(嚴)”字,是山中猎杀野猪的意思。从社会发展阶段看,采集狩猎早于原始农业,因此,施、严二字早于魏字而产生。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曾把魏字写作上下结构,禾 凵,穴居中生长出高大的一棵庄稼,不可思议,令人生畏。

        因为魏字做了姓氏和国名,成了专有名词,因此其高大、可怕之义就由其异体字“巍”单独承担。另有一字嵬(wéi),与巍意思相同,大概是巍的简写,或者是形容独体的高山,强调山高大可畏。

        魏,高大可畏。《史记·晋世家》:“万,盈数也,魏,大名也,此是始赏天开之矣。”(万是盈数,魏有大名,这样赏赐,是天开其福。)

        魏又指山高大独立之状。庄子《天下》:“不师知虑,不知前后,魏然而已矣。”(不依赖智巧谋虑,不瞻前顾后,巍然独立。)此处可以写作“嵬”。

        由高大可畏的高山峻岭,借指阙(què)宫门的台观。古代宫门上的楼台称为魏阙,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皇家宫门,自然要建得威严,让黎民百姓仰视和畏惧。《后汉书·班彪列传下》:“是以凤皇来仪集羽族于观魏。”(所以凤凰率鸟类在高大的台阙之上,跳起庄严的舞蹈。)

        魏姓,当代中国人口排名第44位姓氏,总人口大约有570万。

        魏姓源流一,源出隗(wěi)姓。夏商时期,西北部落隗姓中的魏地部落,最终发展为国家,即魏国。商末隗姓魏国后被灭,其子孙以国为氏,姓魏。注意:隗和魏都有“鬼”。

        源流二,出自姬姓。西周初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诸侯国魏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后魏国被晋国消灭,封给大夫毕万,后人以邑为氏,尊毕万为得姓始祖。

        源流三,出自芈姓,战国时秦国大臣魏冉,为芈姓之后裔。曾长期任秦相,封于穰(今南阳邓州穰东一带),号穰侯,魏冉之族后裔皆姓魏。

        源流四,出自少数民族汉化改姓或为少数民族固有之姓。有北魏时期的氐族,后来的满族、鄂伦春族、蒙古族、土家族、彝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魏氏族人分布。

        魏姓名人很多。1.魏冉:战国时期秦国政治家,宣太后异父弟,封穰侯。2.魏征,唐朝政治家。3.魏源,晚清思想家,新思想的倡导者。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文人之一。4.魏巍,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散文作家、小说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