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褚
褚,现存最早的褚字是战国时期的印章,时称“古鈢(xǐ)”,即古玺。
褚是一个多音字,多意字。有三个读音,chǔ,zhǔ,zhě。
褚,读zhě,相当于赭,意为士兵。古代兵卒多穿赭衣(红褐色的衣服),用褚指代士兵。《说文解字》:褚,卒也。徐灏曰:“卒谓之褚者,因其着赭衣而名之也。”词语“褚伍(褚五)”,行伍,泛指军队。
褚,读zhǔ,把丝棉填充进衣服。《汉书·南越王传》注:“以锦装衣曰褚。”
由把丝棉填充衣服引申为丝绵衣服。《汉书·南越王赵佗传》:“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遗王。”
又引申为口袋,囊。《左传·成公三年》:“置荀罃褚中。”说的是,春秋时,晋将荀罃被楚所俘,一郑国商人拟把他藏在大口袋(褚)中带出楚国。《陈书·吴明彻传》:“不就结缨之功,无辞入褚之屈。”后来就把战败被俘受屈叫做“入褚之屈”。
褚橐,盛书的袋子,谓之褚橐。从盛衣服的口袋,引申为储藏。《左传·襄公三十年》:“取我衣冠而褚之。”巾褚,用布做的囊。
另外,古代把灵堂称为褚堂,覆盖在棺材上的布幕称为褚幕。
褚,作为姓读chǔ。既然褚是衣者,大概古人把褚字作姓氏,是希望子孙后代衣食无忧吧。
褚姓来源有四。1.源于官位,春秋时期周王室设置掌管集市和贸易的官,称为褚师,后代以官名为氏。2.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邑地褚,后代以居邑名称为氏。3.源于子姓,春秋时宋国恭公之子段,字子右,人称褚师右,食采于褚邑(今洛阳),因“其德可师”,时人称之为褚师。后人有以褚师为姓的,有以褚为姓的,有以师为姓的。褚师右随成为上述三姓始祖。4.少数民族取褚字为姓。如明朝女真褚库尔部,后人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再如明末清初有蒙古副都统萨尔图·褚库,后人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现如今,褚姓人口约44.33万余,排全国人口第223位。
褚姓名人。过去褚氏祠堂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经学博士补史记”,下联是“书法名家序雁塔”。上联说的是,西汉经学博士褚少孙续补《史记》若干篇的事。后人把这些续补附于《史记》书中,文前冠以“褚先生曰”。下联说的是,唐代政治家、书法家褚遂良。
唐代韩愈在《毛颖传》中说:“颖与絳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韩文以笔砚纸产地名人拟人化,后遂以“褚先生”为纸的别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