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交通拥堵,办法总比困难多
(2013-08-19 16:47:00)
标签:
广州交通拥堵治理潮汐变道 |
分类: 时事评论 |
广州日报报道,8月18日至19日,广州市交委在人民桥试验潮汐可变车道技术测试。现场工作人员认为,首日测试效果符合预期,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目前,他们正在获取人民桥的车流、车速等各种数据,测试完毕后再根据技术测试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细化和优化。测试结束后,他们将开始在人民桥及两端路口安装可变国产控制设备,最快要到9月中旬可以正式实施。
为解决广州交通问题,广州市政府也在想办法,但之前的办法,实在不敢恭维。比如突然推出的限牌令,给了市民一个措手不及,虽然延缓了私家车的增长速度,但也给汽车企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为了安抚汽车企业,保持汽车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政府不得不在限牌之外推出10年内无限制换车的政策,效果如何,有待观察。对于限牌政策中的车牌竞拍,也给人以政府敛财之嫌。收了那么多钱,都去干什么了,没有给市民一个交待。据广州市财政局的财报,竞拍所得款主要用于交通运输管理单位业务经费、设备购置费,以及“中小客车增量指标竞价服务”(即组织车牌拍卖)等。其中,“限牌”导致“其他交通运输支出”从2012年的2537万增长到2013年的3.6亿,激增13倍。这样看来,车牌竞拍实际上是成了“瞎折腾”。至于限外政策,“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在兄弟城市的严重质疑之下,限外政策也无限期推迟了。
用潮汐变道改善早高峰和晚高峰交通拥堵问题,也算是政府朝着治理交通拥堵的正确方向迈出了一步。实际上,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首先就是政府要自我检视,看看该做的事情做好了没有、做足了没有。比如,交通规划做好没有。随着汽车时代的迅速到来,我们的城市并没有为此做好准备,道路网络没有完善,主干道与其他道路没有很好地连接,一旦主干道发生拥堵,车辆都被堵在路上,前进不得,离开不行。交通设施相对不够完善,包括交通信号混乱,有的是传统的红黄绿,有的是倒计时,很不规范、不统一。交通管理不科学,交通管理的思维僵化、老化,还没有与时俱进,一提治理交通拥堵,就在管制、限制上兜圈子,没有用制度创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用潮汐变道来疏导交通是否意味着政府在改变思维定势,改变以管制、限制为主的交通拥堵治理模式,变被动治理为主动治理,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不得而知。但政府的这种改变,应当予以肯定和鼓励,希望今后多从汽车社会实际出发,通过诸如潮汐变道,抽疏老城区人口,加强道路设施建设和改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和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等手段,改善交通拥堵状况。笔者相信,只要政府真心想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