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成绩差,该测谁的智商?

(2011-10-12 15:38:03)
标签:

广州

罗森塔尔效应

智商

学生

成绩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成绩不好的小学生,或由家长带着或由学校组织,到医院进行智商测评,确定智商低后他们将随班就读,成绩不纳入学校或班级考评。有家长透露,这是一个常态。有家长要求医生降低智商分数,是因为学校明确要求家长出具智商不达标的诊断证明。据广州某学校校长透露,出现因智力问题而随班就读的学生后,老师的待遇会有一定的提高。(据南方都市报10月11日报道)

无独有偶,测评学生智商的不仅有广州,而且还有北京,浙江等地,恐怕具有普遍性。看看中国的教育现实,应该教育是当下教育体制的最大弊端,一切为了升学率,一切保障升学率。为了追求升学率,为了让学校成为省重点、市重点,学校过去的做法是把学生分成快慢班,现在又花样翻新,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进行智商测评。诚然,我们不否认一个人的智商对学习成绩的作用,但成绩差原因是多方面的,智商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如果老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如果学生的兴趣没有用在学习上,如果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头,都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的结果。

教育界有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说的是某著名教育家到某校做报告,一位教师听完报告后请教育家看看班里有几个可造之材。教育家在教室指了几个学生说,这几个孩子将来必成大器,三十年之后,他们果然成为大家。实际上,并非这几个学生有什么不同,而是教师受到教育家的心理暗示,对这个几个学生关怀有加,形成良性教学互动。在老师的关爱和期望之下,这几个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在各方面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从罗森塔尔效应可以看出,学生成绩的好坏并非是学生的智商高低,而是老师的关爱激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那种以智商低、成绩差为由,歧视差生,放弃差生,只能让他们继续差下去,牺牲他们的未来,从而提高学校升学率和教师待遇的做法,是非常自私的,也是非常可耻的,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这与学校和老师教书育人的目标是背道而驰。说到底,学生成绩差,学校和老师应该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如果硬要从学生的智商找原因,那就先测测老师的智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