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治堵的大刀该砍向自行车道吗?

(2011-08-31 11:23:09)
标签:

交通运输

广州

自行车道

交通工具

汽车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日前广州市政府公布的“39条交通拥堵黑点及片区治理细则”中,第21条提到取消滨江路沿线两侧非机动车道、设置双向4条车道的措施,引起市民广泛热议。对此,市交委解释说,实际上是“调整”而非“取消”滨江路沿线的自行车道,未来北面临江的绿道是保留的,仍然可以骑行,而南面的路段则将把车行道上的自行车道调整到人行道上。不少骑行者对于这样的调整表示不解,认为目前的自行车道仍有保留现状的必要,说调整不是取消是玩文字游戏。

中国步入了汽车时代,广州也以汽车工业为支柱产业,但这并不代表人人都能拥有汽车这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汽车只是各种交通工具的一种,政府不应当以治堵为名,以损害其他交通工具为代价来改善汽车的出行条件。这次广州出台的新的治堵方案,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政府治堵的思路还是以解决机动车的拥堵问题为根本,牺牲了其他交通工具的出行,就广州来说,就是牺牲了骑自行车出行者们的路权。

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化的大都市,绝对不是说只有汽车在道路上行驶,而应是包括自行车在内的各种合法交通工具拥有平等的路权和行驶权。从国际上来看,欧美一些国家的政府官员甚至都骑自行车上下班,如英国首相卡梅伦就骑自行车上下班。为了保持他的这种习惯,甚至放弃传统的首相护卫队,要求阁员尽量搭乘公众交通工具上下班。反观中国的政府官员,骑自行车那就是作秀,坐公交、地铁更是鲜有,都是“屁股底下冒烟”的主儿,哪管骑自行车上下班人的辛苦?

就广州来说,自从“禁摩、禁电”之后,城市道路上除了汽车就是自行车,而自行车除了上下班使用之外,还担负着很重要的运输任务,城市生活一刻也离不开自行车。送报、送水、送煤气、送快递,等等,自行车是这些行业工作人员赖以谋生的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坐在汽车里叹着空调的人,恐怕很难想象他们顶着将近40度的高温烈日劳作的辛苦,因此也不会考虑在交通治堵时为他们提供方便。

在GDP至上的今天,一辆汽车拉动的GDP岂是一辆自行车可以比拟的,但那些送报、送水、送煤气、送快递的人们,有谁可以买车汽车去送?而且沿大街走小巷,也不是汽车这种大块头能走的。治堵的方法很多,本文不想多说,但治堵的大刀砍向自行车道,无论如何都是不应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