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三重门》的创作痕迹

标签:
杂谈 |
分类: 挺韩文章 |
事先说明,我找的“创作痕迹”是指韩寒在完成手稿的同时就做的创作痕迹,不是事后修改的,标准是:1.在涂改痕迹后顺势加上的,而不是涂改后插入的,不可能为事后修改的;2.无法用抄写错误来解释。这样的创作痕迹具有很强的证明力,证明韩寒在边构思边创作。你们如果要证明这是抄写稿,首先要证明这些创作痕迹是怎么来的。否则,质疑派可以歇歇了!
http://s10/middle/7287b1afgc13e28635ae9&690
“便师德全丧”改为“就师德全丧”,为意义修改,不可能为抄写错误,也不可能是事后修改的。
http://s6/middle/7287b1afgc13e3b44c555&690
“susan”改为“林雨翔”,不可能为抄错,上下文附近都没有susan说的话。只能理解为作者本想让susan说这话的,写完名字后发现这种糟嘲讽的话林雨翔来说更好。于是改换说话主角。
http://s12/middle/7287b1afgc13e3f562e7b&690
这个更明显:“新人像秋天播种……”改为“新人像春天的小苗”,作者创作的非常明显的痕迹,不可能为抄写。此外,还有透明胶带撕扯的痕迹,说明起码这是第二次修改,透明胶带撕扯掉的内容是最初的内容,现在看不到了,如果一个抄写错误,怎么可能在同个地方反复修改上两次以上?
http://s5/middle/7287b1afgc13e51572ab4&690
“都”显得累赘了,删掉。
“我爸”改为“我老师”,原文为某人引用别人的话来说服对方,作者开始想写的是“我爸想说”——对一个少年而言,想到权威,第一是自己的父母。但作者又是青春期,所以写完后觉得“我爸说”太弱了,改为“我老师说”这样更有权威感。很明显的创作痕迹,而且不是一个老男人写得出来的。
http://s6/middle/7287b1afgc13e5878fcc5&690
此时修改为这时,意义修改,非抄写。
http://s13/middle/7287b1afgc13e5c654b2c&690
在嘴边修改为在唇边,描写susan的迷人的样子更传神,“唇边”比“嘴边”更好更优雅,明显创作痕迹,抄写能将“唇”抄作“嘴”么?
http://s14/middle/7287b1afgc13e6777724d&690
重点,非常明显的创作痕迹,还能猜测出作者修改饿原因。吃东西的方式两种,一种是猫吃老鼠式(后修改为猫吃式),东玩西玩……另一种是蛇吞式,一口一个,饥不择食……将老鼠删去的原因很简单,猫吃老鼠式与后面的蛇吞式不对偶,而猫对应老鼠,蛇对应什么一时还真说不出来。所以干脆将老鼠删去,形成对偶。这个是抄写痕迹?
http://s11/middle/7287b1afgc13e6d43893a&690
“只见里面好菜(早已卖完)”修改为“只见里面肉类早已卖完”,把悲剧写得更悲剧,创作痕迹,不可能是抄写错误,更不可能事后修改。
http://s12/middle/7287b1afgc13e724540fb&690
短裤修改为短袖,非抄写错误。
http://s13/middle/7287b1afgc13e776d628c&690
missing a nice XXX 修改为missing a wonderful。用词修改,又是个创作证据。、
http://s13/middle/7287b1afgc13e850e76ac&690
吸血鬼伯爵的英文翻译,大概本来想写undead的,后来想想,写成count
dracula更**,所以随手修改了。这是在写小说时的当场修改,不是事后修改,所以很能说明创作过程。
http://s13/middle/7287b1afgc13e8e913bbc&690
赶回学校修改为赶到学校。
http://s4/middle/7287b1afgc13e93191d83&690
“车主闷声不响发动”修改为“车主闷声不响开车”,直接在发动后修改,是边写边改的证据。
参考文献
贴吧网友sd240324他哥 收集的三重门手稿创作痕迹:http://tieba.baidu.com/p/1502458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