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市道培医院分子诊断室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2010-12-17 16:05:00)
标签:

杂谈

分类: 工作相关

    随着道培医院的发展,分子诊断室这几年也飞速发展。由于医院非常重视,我们的硬件配备在国内几乎是首屈一指的。软件方面现在已有组员共10人,初步形成了系统的血液病分子诊断项目体系,在检测技术和相关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创新。我们现在每月标本量近700份,服务对象已不仅包括道培医院,还有几乎北京的各大医院及外地的数十家医院。

可谓说我们的成绩已经得到国内同行的普遍认可,但由于我以前并没有到其它国内或国外成规模的分子诊断实验室参观过,所以对于我们和其它实验室(尤其是国外著名实验室)的对比一直没有很直接的认识。这一次终于有机会,借参加美国血液学年会(ASH)做报告的机会受邀参观了世界著名的肿瘤中心MD Anderson的分子诊断实验室。

邀请我们的是MD Anderson的终身教授,获得过全美杰出肿瘤专家奖的Michael Wang博士。Michael Wang博士前期曾到我们医院参观,并称赞我们实验室为“The best of the best”,这也是他邀请我们去MD Anderson参观的原因。由于Michael Wang博士参观时我在日本开会,未能谋面,但听到来自著名的MD Anderson的教授给予我们这么高的评价时还是有点受宠若惊。

MD Anderson的参观使我更增强了信心,即使著名的MD Anderson也并不完全比我们强,尤其在临床应用方面。当然MD Anderson的综合实力还是比我们强的多,四十余人的实验室规模,技术员都是Master以上学历,部分硬件设备都是我们无法比拟的。相比起来,他们科研做的多一些,临床应用差一些,所以还是拿着科研的思维来做临床,并没有一个系统的项目体系,一些项目方法的临床适用性也差一些。由此可见,目前从世界范围来说,分子诊断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之间还是衔接的不够好。

而我们则是重点专注于临床应用,做连接分子诊断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之间的桥梁。我们首先提出了不能直接拿科研的方法直接应用于临床和不能以科研的思维看待临床应用的概念,并帮助我们在检测项目的设置和检测的稳定性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看来这一点很多人还没有注意到。我们又提出了建立综合的血液病分子诊断体系的设想,这种综合设计的检测体系即能帮助医生合理的地选择检测项目,又能使患者花更少的钱并更快速地得到有意义的检测结果,这一点也是别人没有想到的。

MD Anderson的参观中感触最深,最应该学习的是他们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他们的员工交流时都非常的talkative,直观地感觉到他们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都在心中了,还有什么不喜欢说的呢?而我们的员工还大都处于被动工作的状态,如果跟他们谈工作,问一句能答一句就算不错的了。

从现在来看,虽然实验室的硬件环境有一定的局限,但道培医院给了我们很好的工作软环境,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能够有信心说比国内许多大医院做得好,甚至能够和世界著名医院比肩的根本所在。实践也证明了,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在有限的条件下也能做出出色的工作。但虽然我们现在已经不仅在临床检测项目上,在血液病的相关研究上都有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自己的差距,在整体实力和员工素质上还有待提高。

明年道培医院医院搬新址后,会迎来进一步的告诉发展契机,分子诊断组也必然如此。因此医院已经给我们准备好了下一步的发展空间,我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要真正发展成为临床应用和科研实力都真正一流的实验室还需要更多的人才培养和招聘,以及员工素质的培训和提高。

在我负责分子诊断实验室的初期,就制定了横向和纵向的发展规划。虽然这几年来也几乎都是按照我的规划前进的,但我还是很遗憾地感觉到除了我以外,可能并没有人清晰记得并真正理解规划的内容,虽然我每年都会提起。但要有长期持续的发展,没有一定前瞻性是肯定不行的,现在我们在人才的招聘和培养方面已显然有些滞后。另一方面,随着组员的增多,培训和管理的模式也必须改变。

谈起组员的管理,可能目前我也在摸索之中。今年显然也遇到一些问题,虽然我更多地归结为那是社会大环境传导到小环境中的问题,但也是不利于管理的因素。社会大环境是我们改变不了的,只有寄期望于组员的定力的提高,艰难地维持这个小环境的稳态。其实道培医院也正是因为在这个大环境下提供了一个不同的小环境,所以聚集了一批真正努力做事情的人,比如童主任、吴主任、王卉等等,才会有真正医术上的成就和今天才成功。

因此分子诊断室也只欢迎真正做事情的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是善于钻营、搞关系、或被动工作型的人,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未来。我希望分子诊断是能够成为一个培养人才甚至输出人才的地方,有了个人能力的提高,个人价值才会提高。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能力,但君子和而不同,不同的人在一个集体内有序和高效的工作是我们的根本目的。纵观各个名企,每一个不同的团队的运营和管理风格也都是不同的,所以管理也无定式,甚至一个团队风格的形成往往和具体管理人的风格有很大的关系。既然医院信任我,我也只有担起分子诊断室管理的任务,为分子诊断室的发展制定规划。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管理中也必然会有理想主义的体现,但我相信正是因为道培医院给了我们这些理想主义者发挥的空间,才会有我们和医院今天的发展。因此我甚至希望这种理想主义发展下去,分子诊断室没有世俗主义者存在的土壤的。

如果将考评指标划分为1、对待工作的态度、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和2、工作能力两大块,总分100份、及格60分来评分的话,我认为前者的权重应该为70分,后者为30分。

因为我们是在为临床患者服务,在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上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而保证检测效率也是对患者的健康负责,对生命的尊重。所以我一再强调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检测速度,这也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所在。稳定性和速度可以通过技术来提高,但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仍是最重要的因素。我很不愿意看到故意拖延报告时间的事情出现,我认为那不仅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也体现了一个人对健康和生命的不尊重。很多人强调八个小时工作制,我也尊重并从来不强加给组员八小时不能完成的工作。但如果是一个工作不积极的人,八小时内的时间也会拖延,会将正常能够3天完成的工作5天才完成,这也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会将我为提高工作效率而做的努力化为虚无。而积极工作的人可能会两天就能完成原计划3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那么他的付出也必然会得到认可。

因此我最强调的是对待工作的态度,而不是个人能力。只要认真对待工作,能力高和低的人在分子诊断室都会有其相应的位置,而且有心学习的人都会在这里得到成长。唯有不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人,在任何岗位上都不会能够让人满意,会降低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因此在分子诊断室,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是不仅是对工作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任。我也很高兴地看到我们组员的整体素质还是令人满意的,但也要看到部分组员还有待提高。

作为一个技术性的实验室,分子诊断实验室的持续发展需要更多有能力又努力工作的人才共同推动。在这里工作能力一般但有责任心的人可以是一个合格的员工,但不会是一个优秀的员工。医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以后的环境会更好。事实也证明了只要努力,我们可以在这里做出很多令世界同行瞩目的成绩。所以在这里善于学习并努力工作的人肯定能得到能力的提升和个人的发展,甚至成长为世界水平的分子诊断专家,而不积极学习的则只能止步不前,甚至可能面临淘汰。

希望不久以后我们能够真正发展为实力雄厚的、在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方面都在世界前沿的分子诊断实验室。

望大家共同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