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真义序言
(2022-07-01 18:40:36)
关于这本书,我只想作以下几点说明。
一、本书同我的其他九部题名《XX真义》的书一样,目的是求得对《孟子》的恰切诠释,帮助一般读者,即具有相当阅读能力的非文史专业的工作者,达到对于《孟子》原文原意的比较准确的理解,澄清对于它的误注误解误译,但不涉及《孟子》研究中的诸多问题。——不过我也要说一句:本书对于文史专业工作者理当也有“可读性”,甚或更有意义,就是说,他们也许更加应该“翻阅一下”此书,原因是:本书讨论、分析、澄清了对《孟子》章句的许多误解,其中一定有些是他们接受了的。
二、本书的“写法”,同《老子真义》、《庄子真义》等一样,也是先列出《孟子》的原文,然后按“解说”、“辩析”、“译文”这样一个“三部曲”,交代出原文的“真义”。前两部分行文的套路,也同其他几部《真义》无别,但有一个特点:考虑到《孟子》的文字作为“古代汉语”(特别是“先秦时代的汉语”)具有典范性,因此,我想把此书写成“这样子的”:觉得自己古文阅读能力尚未过关的人,可以把本书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教材来读,所以做解说时,字、词、句的训诂做得更为详尽。——这样,解释字义时,就更少征引例证了。但请读者相信:我是每个解释都必有根据的,而且根据就在《汉语大字典》中,决非我个人的“认定”。
三、鉴定本书是否值得一读或值得购买的快捷方法是:随便翻看几章(最好其中有你比较熟悉又存有疑问的语句),看我的解读是否准确一些,对别人的批评是否中肯;只在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后,才读下去,或买一本;否则,不必读了,更不要买。
四、本书采用的《孟子》原文,取自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我只是对有些标点做了改动。——本书的“批评靶子”主要是: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傅佩荣先生的《讲读孟子》,邓球柏先生的《孟子通说》,和蒙培元先生的《蒙培元说孟子》。
五、我期待着读者的批评意见。
赵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