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篇》解说(1·1-7)
(2018-10-09 18:08:21)
1·1-7
汤之问棘也是已:
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解说】
1、这里说的“汤”是指商汤王,“棘”是汤的贤臣(也叫“夏革”),“是已”的“已”是代词,相当于“此”,故头句是说:(关于大鹏的事)在商汤与夏革的对话中也是这样讲的。所以接下就援引汤和棘的对话:因为涉及大棚的话都是棘说的,作者就安排为棘对商汤的回答。——我据此认定:由于“问”字既有询问义,又有告诉义,所以在这里,作者是在“对话”的意义上使用这个字了。
2、“穷发”,一般都认为是指草木不生的“不毛之地”,但没有谁给出了训诂根据。我以为,“发”的本义是发射、出发,意味着“始端”,“穷”则有完结的意思;所以,认为作者是用“穷发”指谓“不再能作为出发点的地方”,也即“极地”,更为恰当:这样,“穷发之北”领起的三句,就与前两句“无极之外,复无极也”衔接上了,同时又不言而喻地、很自然地交代了:“冥海=天池”是在“北极”那地方,究竟是哪里,你想去吧。——描述鲲鱼和鹏鸟的句子中,“广”与“修”对言,前者指宽度,后者指长度;“太山”即“泰山”;“扶摇羊角而上”,是说那旋风盘旋而上时有似羊角;“绝云气”的“绝”是超过的意思;“斥鴳”当是泛指小鸟;前后三个“且”字都相当于“将”;按周制,一仞是七尺。
3、这段话,作者用自己说的“此小大之辩也”句结尾(“辩”通“辨”),我以为不仅仅是对引文作总结,更是针对全部前文而发,并且起提示的作用,预告下文将用这个“辩(辨)”给予人的启发,来观察、分析有关问题了。——所以我将这一句另起一行,单独列为一段。有人说:“庄子文法,有断续之妙,如《逍遥游》忽说鹏,忽说蜩与学鸠、斥鹌,是为断;下乃接之曰:‘此小大之辨也’,则上文之断处皆续也。”这讲得十分中肯。
4、我想告诉读者,关于这段话,张远山先生在其所著《庄子奥义》中说的一个意思很值得重视:他认定,“穷发”二字原为“终北”,是“郭象为自圆曲注而妄改‘终北’为‘穷发’。”该书对此作了颇详细的考证,很有说服力(以后征引该书时简称《奥义》)。——我对“穷发”的上述解释,与“终北”的意思很是一致,所以我又觉得,说“郭象妄改”是言重了。
【辨析】
1、 这段话的原文,通行本中没有从“汤问棘曰”起,到“复无极也”为止的二十一个字,《方注》依从通行本,《今注》则采纳闻一多先生的意见,据前人有关说法增补了这二十一字。我赞赏《今注》的处理,因为我以为,若缺这几句,将不但存在无问而有答的文义不相连属的问题,还缺少了“无极之外,复无极也”这个实际上是关于空间无限的思想,而这个思想对于马上就要论及的问题来说,是很关紧要的。
2、 “斥鴳笑之曰”句中的“笑之”,《今注》和《方注》都翻译为“讥笑它(大鹏)”,这让我不解:“曰”的内容明明是“自许性的自嘲”,只是对大鹏表示不理解,并无讥讽、嗤笑的内容和意味,怎么译作“讥笑”了呢?这显是“先入为主”了。是因为“笑之”是动宾结构,觉得“自许自嘲式的笑”不该用“之”作宾语,就特意这样“直译”了吗?可能是这样,但我宁愿认为:这里又提供了一个“之”字也可作“自称代词”的用例,因为原文作者明明是在“自己”的意义上使用这个“之”字的。——我得顺便说明:《论语·先进第十一篇第一章》末句是“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其中的“之”字也必须解释为自称代词,即相当于“我”,才能把该句句义以至该章的意思讲得清楚而圆通。
3、 对本段末尾的“此小大之辩也”句,《今注》做了个很长的注释,引用前人的话,肯定庄子是主张作小大之辩的,然后批评说:“郭象以为无小无大,各安其天性,正与庄意相反”,“郭象却从这里歪曲了庄子的原意,附会‘齐大小’、‘均异趣’的道理”。——我以为这个注释做得好:这一篇讲小大之辨,是用寓言中的大鹏形象,来批评、嘲讽那种自以为“大”,而客观上或者说在“道极观点”下看来其实为“小”的人们,把他们比喻为蜩与学鸠、斥鹌一类的没见识、没气度的物类,这同庄派确实主张“万物齐一”、“道通为一”毫不相干,即是一点不矛盾的。
【译文】
(关于大鹏的传说)在商汤和棘的对话中也是这样说的。
商汤问棘说:“上下四方都有极限吗?”棘回答说:“(没有极限,因为)无极之外又是无极。在那不再能作为出发点的地方之北,也即‘极地’之北,就有一个苍茫幽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宽度有好几千里,也就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了,它的名字叫作鲲。那里还有一种鸟,名字叫作鹏,它的脊背像泰山,翅膀则像是垂挂在天上的云,聚气形成的旋风,会疾速地羊角似地上冲到九万里的高空。大鹏凭着这股旋风达到九万里高空后,就超越云气,背负青天,向南方飞去,想到南边的天池去生活。下面的斥鴳见了,自嘲式地笑道:‘它想飞到哪儿去呢?我奋力一跳,然后往上飞,总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终于只能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这也就是我飞翔的最高境界了。它究竟要飞到哪里去呢?”
以上所述,可说是“小大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