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秋水篇》解说(10·2)

(2018-02-06 18:53:06)

 

10·2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

夔谓曰:“吾以一足踔而行,予无如矣。今子之使万足,独奈何?

曰:“不然。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

谓蛇曰:“吾以众足行,而不及子之无足,何也?”

蛇曰:“夫天机之所动,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

蛇谓风曰:“予动吾脊胁而行,则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而似无有,何也?”

风曰:“然,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也,然而指我则胜我,我亦胜我。虽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

 

 

【解说】

1、是本篇第二章是一则寓言,开头五个“怜字句”可说“旁白”其中的两种想象中的前者仅有一只脚“独角兽”后者则有一百只脚故俗。这里的五个“怜”字不是怜悯义,而是“羡慕”的意思。——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五者“一个羡慕一个”,又都是羡慕对方“比自己行走的速度所以可说构成了一个羡慕这寓言的寓意就是由此生发的。

2、第一组对话中,独角兽说“趻踔”跳跃义,“如”“奈何”义“予无如矣”是解释“趻踔而行”乃出于无奈,并以此引出表达对于多足者的羡慕之情的下一句注意:句中的“之”字是配合句首的“今”字一起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使”是“放纵、放任”义(现在还有“使性子”的说法)“万足”非实指,是极言在它(看来百脚虫的脚多得不得了“独”相当于“谁”虫答话中说的“天机”指人的天生器官所具有的机能,是同人的有意作为相对待所以它说的意思是:我虽然脚多,但其实行走得并不如你想象的那样快,并且想快也未必快得起来,因为我迈步就像打喷嚏一样“嚏”字之误“天机”发动的,我甚至不知道每一只脚是怎么动起来的,更不能随意支配它们——注意:“今予动吾天机”句中的“动”字是使用义,即是“动用”这个合词中的“动”。

3、第二组对话不必解释,但我想指出:百脚虫的“问法说明,并非不以自己脚多而又走不快为憾,因此才对无脚而又比自己走得快的物类既不理解,又心存羡慕上文刚刚介绍的它对独角兽提问回答看,它是很懂得“天机”之不可知和不可违的道理的,既如此,它怎么又怀有这种想法与情感呢?我以为,这里恐怕要说:本文作者只想到用“一个羡慕一个”这个“羡慕链”来说明他想要说明的道理,同时又想一开头就把这道理喻示出来,以致没有顾及到我们作为读者不难发现的这个矛盾了。——说的头句话中,”字是代词,相当于“这”(是此句的主语);”是“采取行动的泛称“做”的意思差不多;末句中的“安”字是疑问副词,相当于“岂”

4、蛇对风说的几句话似乎不好懂,但可以推定: 有似句的字后略去了有足者三字,故此句意思是:倒像是有足者后面的似无有句是与此句作对比故意思却像是无足者(“而”字相当于“则”;两个“则”字连用常是表示对比关系)。头句中的“胁”是指肋骨。时说的指我则胜我句,字面上是说:谁能用手指指我一下说明他比我更快(“胜”是超过义,这里自然是特指速度更大),具体含义是:能够“我,说明他是“有眼睛的”,而眼睛是一睁开就能看到比北海、南海更远得多的地方;因此,它虽未提到“眼睛”,所说的意思明显是呼应开头说的“风怜目”句。下句中的”字通“遒”,有逼迫、聚集、坚固等义,故“鰌我”(亦即“遒风”)只可能是臆想中的事,所以这一句是呼应开头那五句话的最后一句“目怜心”:眼睛“看远”的本领当然不如心,因为“眼看”须得睁眼扭头,总要用点时间,“心想”是不要时间的;据此可知作者让风追加一句“鰌我亦胜我”“目怜心”的意思也顺带交代出来,免得又说“风谓目曰”和“目谓心曰”了。“虽然”后面三句中的“蜚”“飞”,这里用作及物动词使得……在空中翻飞”的意思。——我敢说,这三句完全是“题外话”,作者让风说上这几句,不过是让它自我解嘲地“幽默一下”罢了

 5、最后用“故”字领起的句话,是呼应开的五个“怜”字句,给本寓言作“点题性总结”注意:前句头上的“故”字兼起发语词“夫”的作用是动词,认为义这里相当于“认可”。“大胜”的“大”在这里当是指“根本性的”后句的“为”“成为”义,也可理解为取得”的意思。——自己天机的缺陷而羡慕他人者,如夔、蚿、蛇等,即使以灭天机以人灭天”)为代价达到了羡慕对象的水平,一定又会发现新的胜过自己的对象,从而只是不断获得“小胜”,却时刻、永远不能自满自足;相反,以有自己的天机为安,一切任其自然,自适其适,尽管客观上多不如人处,但始终恒常地自满自足,心情舒畅,在任何人面前都不觉得低人一等,毫无自卑之心、嫉妒之情,这才从根本上超越了世俗人的世俗心理,才是“大胜”。达到了这境界,自然也就是圣人了,所以说“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应该说,庄子的这个意思是很不错的,是《老子》中“知足者常足”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辨析

1、开头五句“旁白”,《方注》翻译为:“一只脚的夔羡慕百足的蚿,蚿羡慕无足而行的蛇,蛇又羡慕无形的风,风又羡慕能明察万物的眼睛,眼睛又羡慕隐藏在内的心灵。”——译者这样行文,说明他动了脑筋,但却“想偏了”:按这译文,五个“羡慕”的“方向”就不一致,即不在同一个“羡慕链”上,那就总结不出这个寓言的寓意了。所以这译文一定不到位。又,从训诂看,译者给“眼睛”和“心灵”加的定语是没有“语境根据”的。

2、第一组对话中,独角兽说的“予无如矣”句,《今注》据成玄英说,翻译为“再没有比我更简便的了”,似乎独角兽是在夸耀能够跳着走,而不是向百脚虫表示羡慕末一句,它翻译为:“现在你使用一万只脚,怎么走法呢?”方注的译文字面有所不同,意思则没有区别:都误解了“独”字,又无视了“之”字的存在,还像是在对百虫表示怜悯了。——百脚虫答话中的“唾者”,两书分别译作“吐口沫的人”、“吐口沫的情景”,明显忽略了:“吐口沫”一般都是自觉的作为,不会是“天机”发动的结果,也多半谈不上“喷”。又,“天机”一词,两书都做了注释:“天机:自然”、“天机:灵性、天然的本能。”

3、蛇对百脚虫提问的回答:《今注》和《方注》的译文分别是:“我顺着自然的行动,怎么可以更改呢?我哪里要用脚呢?”、“我依靠天然的本领而行走,怎么能改变呢?我哪里是用脚行走呢?”——我真设想不出两位译者这样翻译的训诂根据,更要紧的是:按他们这译文的理解,蛇就是自觉地为了坚持它的“主张”而拒绝即“不肯”改变其“行走方式”了,原文会是这意思吗?

4、风说的“鰌我亦胜我”句,《今注》和《方注》都认为“鰌”是用脚踢的意思,所以分别翻译为“用脚踢我也能胜过我”、“用脚来踢踏我,那么也胜过了我。”这太不合事理了:有人用脚踢(踏)风吗?又凭什么说人用脚踢(踏)了一下风,风就会认输了?特别是,按这译文的理解,开头说的“目怜心”句就没有着落了。——前句“然而指我则胜我”句,《方注》翻译为:“然而人用手指来阻挡而我却不能吹断它,那么人胜了我”,就更要说是“令人惊讶的和荒谬的翻译了”。

5、最后用“故”字领起的两句,《今注》和《方注》都认作是风说的结束语,所以都留在引号内(“也”字后打句号),两书的译文分别是:“这是不求小的胜利而求大的胜利。完成大的胜利的,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所以虽在小的方面不能取得胜利,但却能在大的方面取得胜利。能取得大的方面的胜利,只有圣人才能够做到。”——很明显,两书作者对原文作上述处理的根据,是他们以为,风视为“小胜利”的,就是它走的速度超过了夔、蚿、蛇等,仅仅不如“指”它和“鰌”它的人,风所谓的大胜利,则是指它能够“折大木,蜚大屋”,并据以自封为“圣人”。我要问:这理解与“风怜目”有矛盾吗?“折大木”是破坏自然界,“蜚大屋”是祸害人类,原文作者会借风的口把这说成行为者的“大胜利”吗?让取得这种“胜利”的风自封为“圣人”而不加批评,这会出现在庄派的著作中吗?这样的结尾与本寓言的寓意联系得起来吗?

6、关于这个寓言,《感悟》写了一段很深刻的话,我舍不得不推荐给读者:“‘夔’、‘蚿’……都是颠倒‘天机’,妄起‘怜’心,埋没自己的个性而去羡慕他人的特点。庄子喻示万事万物各有其天机,天机就是自然本真之性。物各有其性,有所长亦有所短。‘怜’他人之‘天机’,结果必然会丧失自己的真性,所以‘怜’的实质是‘以人灭天’。庄子指出‘天机所动不可易’,实际是强调‘无以人灭天’。庄子以物喻人,写‘物’的互‘怜’,其实是写一种人生之惑。” ——我以为,这是对于本则寓言的正确的、亦即合乎庄子原意的解读,同时也是对文中“众小不胜”和“大胜”的准确诠释按这理解,“大胜”就是满足于自己的天机而不希求改变之,即谨守了前章末说的“无以人灭天”等三句话的要求,“反其真”了,故“唯圣人能之”;圣人其实也就是“反其真”了的真人。另一方面,世间万物各有其性,即“天机”互有区别,所以任何一物都有众多不如他人之处,这就是“众小不胜”;因此,所谓的“满足于自己的天机”,也就是对这“众小不胜”抱着超然的态度,毫不放在心上。所以圣人是“以众小不胜为大胜”的人。

 

译文

独脚兽羡慕百足虫,百足虫羡慕无足的蛇,蛇羡慕风,风羡慕眼睛,眼睛羡慕心。

独角兽对百足虫说:“我用一只脚跳着行走,是因为我只好如此,您如果把您的那么多脚都动用起来,那还有谁追得上你?”

百足虫回答说:“不是这样的。您没有见过打喷嚏的情况吗?口一张,就大的如珠粒,小的像云雾,混杂着一起喷出,真是数都数不清。我行走(与此类似,)也是“天机”发动,我并不知道究竟为什么我会这样

百足虫对蛇说:“我用好多个脚行走,但还没有您这无脚者走得快,为什么?

蛇回答说:这是天机的安排怎么能改变呢?能用脚走

蛇对风说:“我是靠运动我的背脊、腰部行的,所以倒还像是;您是呼啦啦从北海吹过来,又呼啦啦吹到南海去,像是根本没有似的,这是为什么?

风回答说:“是的,我确实是呼啦啦从北海吹来又呼啦啦吹到南海去,但是,谁能用手指指我一下他就比我还快,能在心里挤压一下就更加比我快。不过,尽管如此,那种把大树吹折,把大屋吹翻的事,还是只有我办得到。

由此看来,认可自己有诸多小的不如人处,其实是大胜者成为大胜者只有圣人能够达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