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人折扇两相宜

(2014-07-28 20:59:55)
标签:

小诗

苏博

花窗

侯门

忧怨

分类: 心香一瓣

    “隽茂忧怨在侯门,生生思归幽谷深。高傲几曾让乔木,飘逸一向是诗魂。月移花窗蕊初吐,风拂珠帘香微温。我有美人好伺奉,缱绻晤对无晨昏。”偶然间在苏州博友聚会的博文里读到这首咏兰花的小诗,出自于德山前辈,不觉口齿噙香。一首小诗在众博友间争相传诵,一把自己题的诗扇让人仿佛觅到古风。我不由评论道:“此诗歌的后四句让人有读西厢记的感觉,月移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想来能写出此诗歌的人生在苏州也不足为奇了,苏州园林里随处可见的花窗和芭蕉遥相呼应,微风吹拂,袅袅娜娜,斑驳的影子和月光相映,难怪让作者缱绻流连,把花草当作美人侍奉,忘记了晨昏。

    此情此景还让我联想到“红楼梦”里的吟诗会,或是写菊,或是咏海棠,都别出心裁,最让人瞩目的自然是潇湘妃子的咏菊诗:“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托物言志,借吟诵的对象来释放自己心中块垒。黛玉的菊花诗和她的为人一样清高,功名富贵于她如浮云,她的眼里只有知己宝玉,木石前萌。这最后两句问菊,显示了她孤标傲世、目无下尘的高洁品格,直把菊花问得哑口无言。

      一首好诗往往隐喻了作者的品性和气质,梅兰竹菊又常常是古往今来文人雅士最喜欢吟咏的对象,而在扇子的咫尺篇幅上题诗作画更是让人顿发思古之幽情,想来那唐伯虎的题扇诗一定曾让秋香大开眼界。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作业钱。
    唐解元一日坐在阊门游船之上,许多文人墨客都慕名而来,拿出扇子求其字画。解元随便画上几笔水墨,写上几首绝句。没想到一哄而起,来的人越来越多,有点不耐烦了,命童子大杯斟酒,倚窗独酌。忽见有一只画舫从旁边摇过,船上一青衣小鬟,艳丽窈窕,把头注视解元,掩口而笑。唐解元神荡魂摇,打听得那船上是无锡华学士府上的眷属。”

    尽管这只是三言二拍里的杜撰,小说里的唐伯虎可能和真实的唐伯虎有所出入,而我却更喜欢这样的唐伯虎,手持一把折扇,在夏日里摇曳生姿,为了那回眸三笑的情谊,不惜到华府为奴,最终抱得美人归,一个情定三生的浪漫故事就这样出炉了。

   在这样的夏日,由苏博聚会上的一首题扇诗,不由得想到了一种古典情趣,仿佛一缕凉风,给夏日带来的无尽的温馨和浪漫。

 http://s1/mw690/0025VQ7ugy6KP59DJWo50&690

                    图片来自于苏州博友德山前辈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