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神骑士”的追求与碰撞(夏长阳)

(2014-07-08 16:38:24)

“精神骑士”的追求与碰撞

—《失落的夜郎》序

南下广东两年回怀化,刚写完《爱情二寸年》,来不及调整烦躁心态和摆脱情感沮丧的困境,麻阳县公安局常建华将一大叠书稿推到我眼前,要我拜读。十多年的编辑工作,令我对文字产生厌倦。他从未创作,怎能写出长篇小说?一定是堆垃圾文字,我哪有心思读?在他多次电话催促下,有一天终于翻开《失落的夜郎》(简称《失》),认真地读了。与其说认真,不如是说此稿征服了我的烦躁,好长时间里我心境很坏,什么都难以使我安静地独坐,淫浸于此稿后,自然体悟到一种人生的况景,更是由阅读所产生的快感享受。我读过美国西部作家福克纳力作《喧哗与骚动》,倘若将《失》换上福克纳名字出版,读者会认为是福克纳新作。小说分春夏秋冬四部:春有憧憬,夏有迷惘,秒有收获,冬有感悟。主人公“龙哥”的命运如春夏秋冬一样轮回着,来来回回,远行再远行,都饱含着希望和辛酸,不管命运如何,他的精神世界却是丰富与充满活力的。他的这种精神,已经达到一种虔诚,一种信奉,一种痴迷,一种无法排遣的境地。大学毕业分配时,他发现平时相好的同学,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尔虞吾诈,践踏道德和尊严,觉得生命毫无价值,对人生产生困惑。他不顾女友笑O地挽留,凛然地开始远离现代人群的生命探险,闯入被现代人视为无人区的瓦乡部落。他虽然对现代文明哲学深恶痛绝,但毕竟是从现代社会脱胎而来的现代人,有意无意中总是以现代人的眼光看问题,作为行为标准,在与瓦乡族人打交道过程中,现代和原始的两种价值观、道德观和婚恋观不断发生冲突、碰撞、嬗变,从中又不断发现感悟和包容。龙哥与瓦乡族姑娘冯克的婚恋是纯情之美,民风之美,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真爱思想的人性之美。通过一些情节的描写,揭示出现代人的爱情,人性道德的虚伪和扭曲.终于找到生命原始故乡。他欲在瓦乡安家,试图用现代人手段改变瓦乡人们命运,带领他们走出困境,谁料他的行为,给这个宁静的世界带来空前灾难,导致人与自然发生巨大裂变,造成无法挽救之后果,最后瓦乡族人明白现代文明与原始文明截然不同,又一次被迫躲到一个更加恶劣的环境中去。同时,“龙哥”深刻意识到现代人在不断追求文明的过程中,人格渐渐扭曲、异化,从而对现代文明产生深刻怀疑.于是他想到大学是播种文明的地方,表面文质彬彬,有礼有节,一旦触及个人利益,虚伪的文明倒显得淋漓尽致。这种扭曲的文明,缺乏原始真爱的思想。随后在瓦乡遭挫的“龙哥”,带着原始的真爱,返回现代社会,试图用原始文明来改造现代社会,拯救这个民族,却屡屡碰壁,无法改变,一腔抱负化为泡影,从而对这个矛盾重重的社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在重与笑o的接触中,他认识到笑o在物质利益驱使下,一步步放弃人生追求和内心真实需要,沦为一个供驱使的男人现代工具:“二奶”和“金丝鸟”,并指出许多为现代女性落入一个甜蜜圈套,陷入一个认识的盲区:物质财富并不能给人带来尊严和幸福。笑O在与“龙哥”的多次言行后,死亡的心灵又一次被激活,找回人的尊严和价值,两人重坠爱河,精神骑士终于征服物质富翁。作品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社会生存危机的根源:人在不断进化,又在不断退化。“龙哥”为了自己不退化,抛开笑O,孤身一人地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深溪,从内心里发出呼唤:我回来了!

他回到故乡,灵魂回到故乡,命运也回到故乡,命运跟心一起走。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正如现在城里人,摆脱城市的喧哗,去乡下寻找宁静,去吃柴火饭和山间地头的瓜菜,去喝农家自酿的米酒;过腻宁静田园生活的乡下人,宁静得使人木呆,欲进城去寻找潇洒和刺激,让脑子灵活。这部作品正是描写人们心态的矛盾。“龙哥”从乡下进到城市,从城市冒闯雪域高原的瓦乡,又从瓦乡来到城市,最后回到故乡周而复始的艰难过程,靠一种勇敢寻找未受伤害的原始文明之精神,从侧面反映出时代文明素质的低劣,呼唤真实的精神文明到来。读完该小说,读者中一定有人说“龙哥”是“疯子”,是“精神病人”,其实不然,正如有人骂疯子是疯子,疯子骂正常人是疯子,这是一个道理,希望广大读者认真读完这部小说,认真思索这部小说的真正意义。

《失》是一部乡土文学,长歌也绝不是一个描写地方色彩的乡土作家。他关心的是祖先的罪恶给后人留下的历史问题:金钱文明对人性的摧残,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与难以沟通的问题,精神文明问题的净化问题。这部作品像手术刀狠狠地刺向痼疾一一不是政治、经济,而是精神、心理状态上的痼疾。作品所发出痛苦的呐喊,会引起人们灵魂的震颤。《失》不是自然环保文学,如果作者为自然环保而写,这与人的精神灵魂怎么挂上?环保是自然的,灵魂是能变化的,仅靠几段描写瓦乡人捕猎伐木,“龙哥”上前制止,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不觉有牵强附会?有人认定内蒙作家郭雪波的作品是环境文学,这我同意,如果说是环保文学,那是不确切的。环境与环保不同,文学作品往往有环境描写,环保范围却很广。《失》不是环保文学,是一部“精神环保”作品,写出人们轮回生存矛盾的心理冲撞,人们精神生活真实思想得到真实凸现。在艺术表现方面,长歌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就大胆走路的试验者。他笔下的世界,与生活真实不一定“形似”,他追求的是反映精神实质与神韵的“神似”。他生活在湘西,把“龙哥”置于不复存在的瓦乡世界里,使生活变形、扭曲,夸大并突出其中的某些方面,使读者在一个特定的角度,在强烈的光线照耀下,看到人间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在表现手法上,采用各种“多角度”的手法,增强作品的层次感与逼真感,运用“时序颠倒,象征喻隐”等艺术手段,使作品万花筒般繁复,一时这一时那,形散而神不散,能引人入胜。在描写瓦乡人生活中,有着屈原的神秘感,用庄子的哲学高度,心境开阔地把读者带进一个条件十分恶劣的瓦乡氏族原始部落。总之,作家奉献给读者的“龙哥”,是一位抱负远大、坎坷曲折而毅然返故的“精神骑士”,从正面刻画了这位“精神英雄”。

作者虽在公安部门工作,却常常深入到湘西农家山寨,汲取农村生活土壤之精气,着眼于民族、当代社会矛盾及人们精神的沮丧,立足于熟悉的乡土,深暗的风情,把笔端伸向自己熟悉的角落,表现自己最热稔的人物,因此,写下这部让人深思的长篇小说。

《失》作品语言飘逸,很美丽,能从语言中获得美的享受,有强烈的感染力,但是叙事略嫌粗糙,有重复之感,缺乏生动细腻的描写和刻划,结构不够奇特新颖,作者议论过多,再版时再作修改,使之更完美,“龙哥”形像更突出,消除“寻根文学”之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