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幻觉与真实的生活(夏长阳)
(2014-06-21 18:27:53)作家的幻觉与真实的生活
—《怀化文学》卷首语
夏长阳
谁发明了文学,什么时候发明的,无法查证。但我想一定是秦汉以前,或者更加遥远。在我心中。发明文学的人太伟大了,就像发明爱情一样,永远都不会衰老,在作家的眼里,永远年轻而鲜活,永远激励着作家,使作家的幻觉很丰富,想象更奇妙。在语言活动的情景中,作家往往是神态恍惚,疯狂痴迷,有的甚至失去生活能力。作家艾芜在西南世人之中行走,脖子挂着一瓶墨水,口袋装着一个本子。脑壳想着一个句子;作家柳青在故乡深入生活,走东家串西家,无事找事,无话找话,一副颠沛流离相貌;作家周立波写《暴风骤雨》,由于是南方人,不熟悉北方生活与语言,天天到劳动中去,将北方女人吵架的方言土话一一记上。使读者看不出《暴风骤雨》为南方作家所著。小说的结构与语言要有魔力,因此作家必须有幻觉,没有幻觉产生不出文学。一部作品的成功,有幻觉的作用。幻觉能产生灵感,作家用心将想象物作为文学作品的必然材料,然后剪接而成。这是思想幻觉的一个表达,也是作家才思敏捷的一个展现。文学作品离不开幻觉,幻觉也离不开真实的生活。但是有很多作家跳不出幻觉,整天沉醉在幻觉中,靠幻觉过日子,可见文学的魔力。
发明文学的人是魔鬼。在数千年的文学领域里,许多诗人与作家皆被文学魔鬼所迷惑。认为只有文学才是人类拥有的最高表达形式。世上的万事万物皆可在文学里体现和发挥。她可包容一切,真善美与假恶丑,自然与社会,古今哲学与天文地理,猪牛马羊与妖魔鬼怪,男女老少与新陈代谢,无所不及。如今的音乐美术炙手可热,文学却走入低谷,尤其是诗歌与小说。发明诗歌与小说的人没有错,其本身也没有错,错就错在诗人和小说家,错就错在社会的引导,致使诗歌与小说失去了原来的辉煌与地位。说实话,中国小说与诗歌功德无量,先秦的歌赋、唐宋的诗词、元朝的戏曲、明清的小说,至今还有生命力,原因是作品没有说教,所有生命之物及言行皆身有其神圣,有神圣的东西就有生命力。《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幻觉作品,幻想得十分生动,人物栩栩如生。作家的笔没有生命,笔下却是活生生的,人物的任何一根血管,任何一个小斑点,任何一根毛发,任何一道皱纹皆流入笔尖。人物除生命之外没有什么东西更重要,大写的生命唯独活人才拥有。小说主要写人。没有写出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生活,那不叫小说,是践踏小说,浪费读者时间。诗歌靠激情吟诵,大起大落,能感动读者澎湃,那才是诗歌。回顾自己二十年来的创作,发现自己缺乏新奇的幻觉,找不到突破口,塑造的人物与写作的技巧。与中国很多作家一样,没有个性,甚至有说教,写来写去没有意义,对中国文学作不出贡献。如今严肃的小说与诗歌,几乎没有读者了,文学刊物艰难的生存着,连稿酬都发不出,可见小说与诗歌日趋没落,逐渐失去光环。如果中国的作家与诗人,不去从幻觉中找到文学的生存之道。小说与诗歌将会从文学中消失。那些俏皮、肮脏与玩世不恭的低俗文学及其它作品铺天盖地,读者还非常的喜欢,这是对严肃文学的冷漠与亵渎,也看出中国的作家与诗人创作的道德出了问题。所写的作品有说教,并且是一个传统的创作模式,让读者看腻了看烦了,该换换品味了。
从发明文学起到今天已经几千年了,文学创作的模式也该换换了,作家诗人们应该重视创作的道德,自己不再欺骗自己,多一些幻觉,少一点说教,写出真实的生活,找出一条创作新路来,使中国文学再度辉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