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实力说话(夏长阳)
(2014-06-20 18:13:59)凭实力说话
—《怀化文学》卷首语
夏长阳
2005年3月,桃花盛开时节,在怀化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怀化市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强烈要求下,怀化市文联创办了《怀化文学》,这是一件大喜事,也是一件大美事。消息传开,文艺工作者欢呼雀跃,精神为之振奋。都说这是展示他们的舞台,也是张扬正气和鞭挞邪恶的阵地。于是我们认真定位,办成一本严肃文学刊物。怀化是火车拖来的城市,让火车拖来《怀化文学》,拖来怀化的文艺繁荣,拖来怀化的知名度。带着这个美好愿望,《怀化文学》开辟“开卷有益”栏目,让市委领导为我们指明办刊方向,为我们鼓劲。刊物刚创办,毕竟有困难有压力,但有领导支持,有领导做坚强后盾,由此产生一种力量。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我们将《怀化文学》一期期地做出来了,并且做得有模有样。是新出生的孩子,总要见父母:是过门的媳妇,总要见公婆。孩子胖瘦,媳妇美丑,让父母与公婆去评说。有人说孩子太瘦,有人说媳妇眉眼不美;有人说孩子英俊,有人说媳妇漂亮,众说纷纭,我们只有洗耳恭听。不管什么,本刊只有一个标准,认作品不认人,凭实力说话。如今是一个凭实力说话的世界,人凭实力,作品凭质量。作品好坏,刊物好坏,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不管什么,本刊仍然发一些小人物的小作品。大人物都是从小人物起来的,我们希望与本刊一样小的小人物慢慢长大,到大刊物去做大人物。2005年所发的小人物小作品。虽名不见经传,却有实力和潜力,蓄足了气,养足了锐,凭借自己的实力和《怀化文学》平台,在展翅高飞着。
怀化文坛的老将谭士珍、杨容方、胡柯、舒绍平、陈春等,虽说是老将,但总是不老,心很年轻,思想很年轻,还在继续创作,将新作品奉献给本刊,像他们当年奉献青春,满腔热血着。他们的作品从不同角度解读人生。回忆往事,呼唤真情,追求清正,我们敬仰他们,热爱他们:三都河是怀化文坛一个哲理性诗人,他不迎合活着,以征服而存在,在大忙特忙之中,将人生的哲理梳得一清二楚,作出的诗有个性,诗风极其端正;姚筱琼和张家和是双枪手,又写小说,又写散文,他们各有千秋。姚筱琼的小说比散文好,张家和的散文比小说好;江月卫、谢永健、宋惠荣、杨玲、谢雷都是写小说的,他们的作品饱含有智慧与思想,让读者长啸和惊心,有气有势,形与势结合得很好:在刊物上露脸的三个女作者:姚筱琼、宋惠荣和邓玉华,她们的作品都很率真,给了怀化文坛一点热闹,如果没有她们,怀化文坛少了色彩,多了寂寞。
五溪的山水美丽,五溪的民风醇朴,怀化的散文作者十分灵敏,用不同的手法,写尽了古镇古寨的民情,留下了溪水峻岭的倩影。每一篇都是美文,大雅者大俗,大俗者大雅。
2005年的《怀化文学》,表面看来有些传统,像看手掌一样,粗看都是几道纹路,细看却不一样。有不同的纹路,有不同的生存,有不同的命运。它不是一种形式,一种写法,有形式高于内容的,也有内容优于形式的,萝卜白菜,让读者自己去感受。2006年的《怀化文学》,虽作些调整,仍一如既往地按照过去一年怀化市委领导在“开卷有益”栏目中所提出的要求去做,不但做而且要做好,追求大气,追求高雅,办出品位,办出特色,培养出大作品大作家来,凭自己的实力说话,在全国的大刊物中去当大人物。
万丈高楼平地起,万物生长靠太阳。《怀化文学》的创办成功,有领导们的心血,也有怀化文艺工作者的功劳。要想怀化文学成为一座永远的山峰,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市委领导会一如既往的支持,给《怀化文学》一缕阳光,一滴雨露;相信全市文艺工作者会一如既往的努力,给《怀化文学》新作佳作,将《怀化文学》推向高峰。
怀化的文艺工作者要凭实力说话,《怀化文学》也要凭实力说话,谁叫这个世界是凭实力说话的世界?因此,我们只有努力,才能面对这个世界!
二00五年五月于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