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遇仙记
(2017-12-08 11:31:59)天台山遇仙记
温治堂
神奇秀丽的天台山上,有一个幽静的寺院叫崇峰寺。这是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见仙女的地方。
传说,刘晨、阮肇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住在天台山下窟野河边的一个青山水秀的小村子里,两人又都是采药的。
这一年,很多村民得了疫病,他俩遍踏乡野都找不到能治这病的“灵丹妙药”。
一天,他俩向天台山峰爬去,小鸟为他们引路,白云为他俩遮阳,清风为他们扇凉。他们迎朝阳,送晚霞,披星辰,戴月亮,一股劲地朝山上爬去。忽然,一座势如“海市蜃楼”的奇景出现在面前,同时在路旁苍劲的松树林中走出一个白发老大娘,臂上挽着一个紫藤编的篮子,里头装着雪白的松菇和紫红的酸枣,两人一见,赶忙上前见礼,问道:“老大娘,天台峰的地方还有多远?”老大娘仔细地打量了他们一眼,先问道:“孩子们,你们到天台峰干嘛?”刘晨说:“只因我们家乡很多人患了疫病。我们听说天台山峰有桂芝仙草可以医治此病,所以想到天台山峰找药。”老大娘关心地说:“难为你们一片好心,可是天台山峰足足有一万八千丈高呢!再说,山上都是毒蛇猛兽,我劝你们还是回去吧!”
刘晨说:“老大娘,谢谢你的关照,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险,不采到桂芝仙草,我们是不回家的,还请大娘给我们指条路吧!”
老大娘见他们决心难移,就说:“既然如此,你们就从这座松林中穿过,那边有小路,可以通到崇峰寺。”说完一晃就不见人影了。
他俩奇怪之余,认为是神仙点化他们,便穿过松林,沿着山路,继续往上爬。这时已是深秋季节。白天,出来太阳还暖和,一到晚上,山风一吹,便冷的人浑身颤抖。他俩翻过一座山,来到峰墕,眼前一亮,满天红云,照的高大山川处处红光闪闪,暖气洋洋。哟,原来到了黄河边。山下是涛涛的黄河,黄河变得山崖上长出一株株的桃树,结满了青桃子,个个有拇指那么大。他们一来,随着风吹,那桃子开始往大长,顷刻,桃子有拳头样大,一个个鲜红欲滴,馋得两人肚里咕咕叫。
他们连忙爬起来,攀着青藤,顺手摘下几个桃子,吃到了肚子里,觉得肚子里像着了火似的,热气直往毛孔外冒,马上觉得手足轻灵。他俩快活极了,立即爬上山顶,眼前现出一片奇峰怪石。忽然,听见有人在喊:“刘晨!阮肇!刘晨!阮肇!”
他们四下寻找,却不见人影,只听得满山满谷的回声,像流水哗哗一样动听。他们正转过身子,又响起那动听的喊声。
第三次,他们抬头一望,哟,有两个姑娘坐在崇峰寺续断桥的对面栏杆上乘风歇凉!这两姑娘约摸有十六七岁,一个通身上下穿红,一个通身上下着绿。姑娘的脸就像刚才见到的仙桃一样红润娇艳。刘晨、阮肇一时呆住了,这简直是画上的仙女啊!正呆着,那穿绿衣的姑娘向他俩招手,叫他俩过仙桥。
刘晨说:“桥上悬崖险峻,高入云霄,我们过不去啊!”
话音未落,只见红衣姑娘抖出条绫带向空中一抛,那带儿就落在桥头险壁之上,像道长虹架在续断桥上,一边笑着说:“你们从绫带上过来吧!”
刘晨、阮肇看着空中上下翻动的绫带,哪里敢走!这是,那个绿衣姑娘笑着朝黄绫带上“呼”地吹了一口气。真神!那绫带立刻变成了一座黄色的木架桥,凌空立在两壁悬崖之上,又稳固,又坚实。他们一看,觉着他们确实碰到神仙了。
刘晨、阮肇过了桥,来到姑娘身边。姑娘俩蹲在桥头石盘中,自然天成的甘霖池内洗头,雪白的手勒着墨云一样的头发,水珠滴滴答答,挥在大石上,滴扑滴扑的跳起来,闪闪发亮,然后滚到池水里去了。刘晨阮肇仔细一看,哎呀!水珠都变成一粒粒光芒四放的珍珠了。再朝她俩身上看,啊!老天爷!她们身上穿的是啥衣裳呀!浑身上下没有一条缝儿。俗话说‘天衣无缝’看来还真有此事。
刘晨便问:“请问两位何方而来?”
红衣姑娘听了只是嘻嘻笑着。绿衣姑娘说:“我们就住在前面不远的崇峰寺石窟里。你们俩去坐会吧?”原来这石窟就是大娘指点的地方。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走了一会儿来到了一堵雪白雪白,像玉屏风似的石壁前,绕过石壁就来到一个山崖的地方。山崖上百花盛开,风舞蝶闹,为一派金秋气色。刘晨、阮肇仔细一看,啊哈!那些红、橙、黄、紫的百色花朵竟是牡丹、芍药、百合……等名贵药材啊!山崖一侧的石壁上,有两个石洞,各有一间屋那么大。两个洞口挂着紫藤编织的门帘,四周又用百花镶着门边。
进了洞口,洞顶挂着琉璃明灯,洞壁装饰着龙凤绣纬,中央摆着嵌金镶玉的桌椅几凳。再往里走,转过一道金子镶边,玉石磨制的门儿,就是仙女的卧室,床上是蕙草织成的茵席,明珠串成的罗帐,满室飘着兰桂的香气,把刘晨、阮肇看的眼花缭乱了。
仙女们摆上了酒席,请他们吃喝,满席除了松菇、冬笋、荆针、酸枣外,全是仙桃做成的桃酱、桃片,桃块、桃干,连喝的酒也是桃酿成的哩!
慢慢地,刘晨、阮肇才知道姑娘们一个叫红桃,一个叫碧桃。是王母娘娘桃园里司管蟠桃的仙女。只因王母娘娘生了心窝痛的毛病,要用天台山的“桂芝仙草”,所以派她俩在这里看守仙草哩!
从此,刘晨、阮肇就在崇峰寺的石窟里住下了。白天,刘晨、阮肇出去采药,仙女们在洞里做好热菜等着。他俩采药碰上高山深洞,红桃就用黄绫带,为他们架桥铺路。晚上回来,四人在仙桥旁谈笑歌舞,浴风沐云,十分快乐。
过有半月,两个俗子、凡夫和仙女情投意合。他们请天台道人作媒,崇奉佛祖为证,碧桃嫁阮肇,红桃配刘晨,欢天喜地成了亲。
乐境觉天短
悲来怨岁长
转眼之间,半年过去了。一天,刘晨、阮肇又去采药,来到一个山坡前,看见一只子规鸟站在杜鹃树上朝他俩不停地叫唤:“哥归!哥归!”像在抱怨他俩忘了家,刘晨走过去。说也怪,那只子规鸟竟飞上他采药筐内,又不住地鸣叫起来。
这一下,引起了刘晨的思想之情。他对阮肇说:“阮弟,你看,爹娘和乡亲们托子规儿带信来啦!催我们快回去。可是这半年来,百药都采齐了,就差桂芝仙草没有采到,你看如何是好?”
阮肇因为恋着碧桃仙女。不愿立刻回家,于是低下头一声不响。
回到洞内,红桃仙女,见刘晨闷闷不乐,知道生了归心之意,趁着下棋,好言相慰,也难解除刘晨的心思。
过了几天,仙女们特地设下酒宴,请刘晨、阮肇吃席解愁。酒过三巡,红桃仙女站起身说:“刘郎呀,我见你近来闷闷不乐,今天特地请来几位姐姐,为你解解忧愁。”
说罢,她将右手长袖朝天一抛,只见云烟从袖口袅袅透出,云烟落地,化成了十二个仙女。接着又将左手长袖一甩,也走出十二个仙女,手里拿着笙、箫、管、弦各种乐器,一齐来到席前,一时间,仙乐齐鸣,歌舞翩翩,阮肇高兴得拍手蹬脚,可刘晨还是想着乡亲们的病痛,仍旧不乐不语。
红桃仙女见了,知道刘郎归志已坚,只得收起仙袖,打发仙女。叹了口气,又站起身来,斟满一杯香酒,缓缓地捧到刘晨跟前,叫碧桃敲起檀板,唱道:
天台仙洞今朝开,
崇奉仙境难再来;
玉液劝君酒强欢,
自由人间去不回。
唱罢,红桃仙女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接着,她忍住悲痛,叫碧桃到洞内捧出许多金银财宝,赠给刘晨和阮肇。刘晨说:“娘子呀!这些珠宝我们不要,临行如能赐只“桂芝仙草”就心满意足了。
红桃听了,想了好久,才说:“郎君不爱珠宝要仙草,我早就知道。怎奈天条森严,实在不敢拿出来啊!今日生离死别,情实难舍,我也顾不上什么天条了?”说着从袖里取出一支金钥匙,向西方的山崖上一射,取出叶绿根红,晶莹闪亮的“桂芝仙草”一株,递给刘晨说:“刘郎呀,这仙草只生仙山,不长人间,你今日把它带到人间,一定要好好培植栽育,日后见到桂芝仙草,就像见到我们一样。”
这时的刘晨也已泪流满面,哽咽着接过仙草,抚摸着,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出了洞,仙女们一直把他俩送到先前遇见的“续断桥”边。红桃含泪说?“过了这桥,仙女和俗子凡夫就相隔了。”
此地一分别
何日再相逢
刘晨、阮肇离别,两个仙女在此留恋了多久才依依惜别而去。从此,这座仙桥就叫“续断桥”。
刘晨、阮肇以为再还要走很远很远,不料定眼一看,他俩已经到天台山,眼前的地方就是山上的地方,他俩很快下山回到了村。只见村舍里,路变了,人变了,连房子都变了,再也找不到熟悉的家了。只见村口那株酸枣树离家时有胳膊那么粗,现在已是两人抱不住的大树了。他俩要打听的人,都说不知道。后来好不容易打听到一个须眉皆白的老公公。那老公公说:“奥!我小时候,听祖父说过,村里有两个七世祖公到天台山采药,以后一直没有回来。”刘晨、阮肇听了大吃一惊,啊!真想不到:
山中方半年,人间已七世。
刘晨、阮肇回来的奇闻传开了,方圆几百里的老百姓都赶来看望他们。他们也没忘了用采来的“桂芝仙草”给人们治病,还把那支仙草桂芝种在药圃里。说也怪,只有一夜工夫,那仙草便长了满满一园。后来当地发生疫病,人们一吃就好。从此天台桂芝仙草闻名天下。这座山也因此而叫成天台山了。直到今天,天台山的崇峰寺院还可以看到“续断仙桥”和“古石窟”。“楼攀香桂”也成为天台山一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