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金果翻译:初中文言文45篇(35)   岳阳楼记(范仲淹)(30)

(2015-06-09 16:15:57)
标签:

转载

金果翻译:初中文言文45篇(35)

湖北巴东杨柳池中学  胡吉安著

岳阳楼记范仲淹)(30)

 

    庆历四年  春,滕子京谪守巴陵   郡。  越明年,政         和,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一年过去了,政务通畅,百姓安居乐业,

 

           兴。乃重   修岳阳楼,增 其旧     制,刻唐   今人

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

 

诗赋于  其上。属 予作     文以记    之。

的诗赋镌刻在上。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予观夫巴陵    状,在    洞庭一  湖。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集中体现在洞庭湖上。它衔含着远方的山脉,吞纳着长江的

 

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 晖   夕阴,气    象万  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晨傍晚明暗变换,水文环境变化多端。这就是登临岳阳楼看

 

也, 前人之述     备 矣。然   则 北通巫峡,南  极潇湘,   

到的壮观景象,先辈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湘,被贬的

 

客 骚人, 多   会于此,   览物       情,得无   乎?

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会聚,他们观赏景物萌发的情感,该不会不相同吧?

 

若夫淫雨霏   霏,连     不开,阴    风 怒号,浊     空;

像那阴雨连绵的时节,接连几个月天不放晴,阴冷的劲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涛冲向天空;

 

   星 隐     曜,山      形;商   旅不  行,樯      摧;

太阳星辰隐藏起了光辉,山峰丘峦隐没了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薄暮冥      冥,虎   啸 猿   啼。   登斯楼也,则有     怀   乡,

傍晚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此时登临这座楼,就会萌生远离国都,眷念家园,

 

           讥,满目萧  然,感        而悲者   矣。

担心诽谤,畏惧讥讽的情感。满眼悲凉景象,感伤到了极点,以致悲痛起来了。

 

至若春  和 景        明,波澜不惊,上 下 天  光,一 碧      顷;

到了温暖和煦、阳光明媚的时节,湖波平静,天光水色交相辉映,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沙鸥                 集,锦        游泳;岸     芷         兰,

沙鸥时而自由飞翔,时而停歇聚集,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边的芷草、沙洲上的兰花,

 

郁郁      青青,而或长    一空,皓    月千    里,    浮光   跃金,

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大片烟雾瞬间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荡漾起金色的波

 

 

                   璧,渔    歌互   答,此           

光,月亮倒映在水中,像一轮静卧水底的璧玉,渔人的歌声你唱我和,这番景象,真令人快

 

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      旷 神  怡,宠    辱偕   忘, 把 

乐无限!此时登临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全被忘却,端起酒杯

 

      风,其          洋洋者矣。

迎着和风畅饮,那种喜悦的心情真是乐滋滋的。

 

嗟夫!予尝求古      人之      心,或 异     二者之为,何    哉?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人的思想情操,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类型,什么原因呢?

 

不 以         喜,  不以 己          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他们不因外界环境优劣而喜忧,也不因自己心情好坏而乐悲;身居高位却为百姓忧虑;退出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    亦 忧。然则何时而乐 耶?其 必   

江湖却为君主忧虑。出仕为官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那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

 

“先天下之忧     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 乎。噫!微  斯人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就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除了这类人,我还能与

 

  与  归?

谁志同道合呢!

 

   六年九月十五日。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经典导读】

1、经典名句,经典议论。

2、气势恢宏的铺陈描写。

3、别具一格的表达方式。

 

【重点辨析】

1、“属余作文以记之”怎样理解?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这是一篇“楼记”,一般作者肯定要以“楼”为主体,但本文作者匠心独运,虚构两幅图景,礼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人情操。这种古人情操,也是作者虚托的,实际是他向往、追求的境界。

 

2、“登斯楼也”两次出现,有何用意?

连贯两幅图景、两种心境,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旨,铺平路径,架通桥梁。

 

3、“或异二者之为”怎样理解?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类型。对前“两种心境”小结,同时又开辟出新意。前“两种心境”是常人心态,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理想境界了。文章奇峰一转,直入人生最高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章大开大合,转承自如,真正经典之作。

 

4、“微斯人吾谁与归”怎样理解?

除了这类人,我还能与谁志同道合呢!作者就“楼记”之缘,抒发出对人生崇高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这正是该文不同凡响之处,也正是它的特色所在。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