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能儿”出类拔萃不是梦

(2011-04-24 14:41:58)
标签:

教育

    孩子成材需要依据特长和兴趣确定成材的方向和目标,需要适宜的环境、因材施教的方法、耐心细致的调教。如果是这样,即使是智力商数低的孩子也同样会成材,甚至会成为出类拔萃的大家、名师。

    舟舟出生于1978年4月1日,他的父亲胡厚培是武汉歌舞剧院的低音提琴手。父母给他取名胡一舟,意在希望他像一叶自由的小舟,快乐地去访问人生的每个港口。然而,舟舟还没有满月,竟被查出患有先天愚型病症。不过,舟舟却是个音乐天才。从两三岁起,他就随父亲泡在排练厅里,总是万分陶醉地和着乐队的演奏作出各种指挥动作,如入忘我之境。1999年元旦前夕,中国残联特地邀请舟舟参加残联举办的春节晚会。在那次晚会上,舟舟将自己的音乐天才发挥得淋漓尽致。受到钱琪琛、吴仪、邓朴方等领导人的好评。残联主席邓朴方拥抱着舟舟,深情地说:“一切生命都是伟大的!”

    假如舟舟不是长期泡在乐队,而是终日枯坐在课堂听老师喋喋不休,舟舟的音乐天才会被扼杀,他只能是个废人。

爱迪生小时候只上了几个月的学,被辱骂为“蠢钝糊涂”的“低能儿”,退学了。他眼泪汪汪地回到家,要妈妈教他读书,并下决心:长大了,要在世界上做一番事业。爱迪生在家里喜欢捣鼓一些奇奇怪怪的小试验,有时免不了要闹点笑话,出点小乱子。父亲就不许他再搞小实验,爱迪生急得直说,说:“不要我做实验,怎么能研究学问?怎么能做出一番事业来呢?”爸爸、妈妈听了他的话,感动得只好收回“禁令”。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成为著名的发明家,被誉为“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假如爱迪生的父母严令禁止他鼓捣小实验,而是填鸭式地教授其文化知识,爱迪生恐怕还是个“低能儿”。

大文豪苏格特一生创作了小说47册、诗歌21册、传记31册,著作等身,丰硕质精,不仅对英国小说史有划时代的影响,对当时的恶果、法国、美国文坛也有激发作用。可谁知道,苏格特曾患小儿麻痹症,右脚行动不便,身体孱弱,几次重病差点丧命,本来就有点自卑的他,加上成绩不如人,变成了“学校怪胎”,言行常常不礼貌,爱缺课,学期末的评语都很糟。这是一位老师注意到了苏格特,他是改变苏格特一生的人。这位贴心的老师知道他厌恶功课,但对读书却充满了兴趣,因而对他给予鼓励,让他从自卑中解脱出来,使他最终成了世界上有名的大文豪。

假如这位老师与其他老师一样只是一味地厌恶甚至排挤苏格特,他弃学或者没有人鼓励引导他扬其所长,他仍是个“学校怪胎”,即使走上社会也不会有所作为。

战国时期有个大思想家——韩非子。他的文章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成为饮誉各国的名人。然而,韩非子小时候,并不是一个能言善辩的孩子,而是一个患有口吃的孩子。同时代的荀子,本是儒家别派传人,但后来他打破门户之见,对各家学派的思想精华兼收并蓄,其中也包含法家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法制思想。韩非子从小就喜欢刑名之学,因此决定拜荀子为师。此时已经很有名的荀子没有因为韩非子的先天不足而歧视他,而是收他为门徒,对他谆谆教导,使他扬长避短,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

假如荀子有门户之见,或者自视清高,歧视甚至不接纳韩非子,或者接纳他而不因材施教,韩非子岂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世界上不存在“差生”。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指出:“每个人至少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数学、逻辑、音乐、身体、空间、人际关系、内省和自然观察,以此来衡量,‘差生’几乎不存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谓的“差生”只是其某些潜在的优势没被发掘出来罢了,老师不能用单一的评价标准把分数低的学生定性为“差生”。如果在学校把考试成绩低的学生视为“差生”,那么,在社会上高分低能者算不算“差生”?中国人到美国考察教育,问一位老师;“你们班有多少差生?”这位老师感到诧异,说:“我们班级没有差生,每个学生在某一方面都是优秀的。”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说:“真理像地球一样是圆的,不能因为在西半球所看到的是黑夜,就认为东半球也是黑夜。”在我看来,“差生”是人为臆造出来,毫无科学根据地给学生贴“差生”标签,是对学生人格的侮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二是不要梦想你的孩子成为通才,尤其是总体成绩不佳的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和兴趣,扬长避短,因材施教,这样你的孩子才可能会成为专才,否则充其量只能是个没有大的建树的平凡人。试想,荀子梦想韩非子成为能言善辩的外交家,即使苦其心志仍会徒劳无益;爱迪生的家长偏偏执意培养他成为文学家,他就不会有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舟舟家长固执地教授他英语,幻想他在英语方面有所成就,其前途无疑是暗淡无光的。三是老师要有师德,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越是有生理或心理疾病的孩子,越要关爱有加,犹如母爱其子,百般呵护,无论丑疾,用真善美的人性之光哺育孩子健康成长。被一些老师开除或挤走的孩子,固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假如是你自己的孩子,你会这样做吗?熟不知,因为你的偏见会扼杀很多在某些方面很有潜质的人才坯子。现在的老师应该认真学习孔子有类无教、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师德不是私德,而是公德,有无师德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意义非同小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