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大学剪影

(2015-10-15 09:36:44)
标签:

北京

清华大学

清华园

中关村

分类: 时事杂谈
               清华大学剪影

 

20151013日早上8点多,当我骑着自行车经过5公里路程来到清华南门的时候,正是人们鱼贯而入校园的早高峰。

这里用“人们”而非学生,是因为所看到的几乎都是中年人,大概除了清华的老师和工作人员外,那些成群结队背着职业“电脑包”的,或许是将要参加什么培训讲座者,当然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人。

置身清华园内,游荡于交叉路口,在空旷的三维空间和茂密百年大树的映衬下,首先感到的是自己的渺小;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包括学生,以最快的节奏边走边聊着今天要听哪位教授讲课时,又深深感到自己或许是其中一个最没文化的。

当然,俺是来摄影的,而是一名纯粹的游客,文化并没标签,只有当和别人交流起来才会显现。

之所以选择清华作为拍照的第一校,除了它的名声之外,是因为它在世界大学排名由2013年的248名,上升至2015年的26名(自然国内大学首屈一指),想来感受一下有什么新变化。

在校园里转了一个上午,真正拍学校建筑和环境就几张,而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拍荷塘月色公园的残荷上。至于想找的清华两年时间,靠什么实力世界排名跃升200多位的答案虚无缥缈,即使问了几位退休老教授,他们也是嫣然一笑。其实,自己心里很清楚,学校的竞争实力靠的是综合“软件”,很难用一句话表明。

清华的声誉为什么越来越好,作为游客,半天巡游下来,实际上心中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开放!知识、观念、教学开放到什么程度不好定义,但仅仅敞开校门,面对所有公民,不用“验明正身”进出自由,这等既能体验清华文化,又能免费欣赏风景的好事,一定也在支撑着它的排名。

一个社会如果想去知识殿堂的人群多了,那必定去求神拜佛的就少。普通百姓向往参观学校尤其是知名大学,是一种现代文明观念的变化,校方可以统筹安排,合理引导,在不影响教学前提下,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关心学校、理解学校、支持学校。

                                                                                                20151015


清华大学剪影

清华大学剪影

清华大学剪影

清华大学剪影
清华大学剪影

清华大学剪影

清华大学剪影

清华大学剪影

清华大学剪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济宁王母阁
后一篇:食在芙蓉小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