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青被狗笼子关成了“被井”人
王秀青,这位怀揣着“北京梦来”的河北滦平农民,怎么也不会想到只是打点零工、捡点破烂,为了养家糊口、供养孩子上学,为积攒点钱竟然居住井下10多年之后,却真成了地道的“被井”人。
当这一消息展现在人们面前时,大概第一自然反应就是人的尊严哪里去了。记者采访王秀青:“有人说住在井下没有尊严?”他回答:“尊严?分对谁讲。像我这样的人,跟要饭的差不多,尊严在我身上谈不上。2008年,我在路边擦车,城管把我抓走,把狗从笼子里放出来,把我关狗笼子里,我是想要尊严,那时还有什么尊严呢?”
通俗地说,尊严在老百姓看来就是“面子”。中国人也最要“面子”,不仅小孩要,大人也要,而且官职越高的人就越在乎“面子”。就我“亲历、亲闻、亲见”的官员要“面子”现场数不胜数,有的本来在常人看来“鸡毛蒜皮”小事,也会因“面子”酿成“政治”事件。比如:有的领导因主席台的座次后排一位,当场恼羞成怒愤然罢会;也有的下去视察工作结果没有下级在场恭迎,而命令司机打道回府;还有让人啼笑皆非的,两个领导争坐一辆小车,官衔小一级的没能坐上而原地耍起了“驴打滚”等等。这些都因所谓的尊严受损成为人们的笑资。
在我们这个社会,除了心智不正常的人,恐怕谁都想要尊严,谁都想保住自己的尊严。但客观现实往往是,某些社会的弱势者为了生存,不得不让渡部分尊严甚至牺牲全部尊严。而王秀青不仅是位正常人而且智商相当高,他的几个孩子学习成绩非常棒足以证明。完全有理由说,他十分懂得什么是尊严以及尊严的可贵。可以想见,假如王秀青在没有被关进狗笼子之前,是否去揭开井盖成为“被井”人还会犹豫不决的话,那么这一“关”,便把他仅存的一点点“面子”彻底一扫而光,尊严对他而言成了世界上的顶级奢侈品。
“被井”人被报道之后,北京有关单位迅速封井和拆除旧岗亭,不可否认这是良心发现和“家丑难对”的举动。但问题在于那个“狗笼子”依然还在,也可以随时造就无数个狗笼子,如果不把权利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今后“张秀青”、李秀青们即使不会成为“被井”人,也会成为“被街”人、“被树”人、“被桥”人。当今社会不仅呼吁收入分配公平,更需要人的尊严公平。当下社会救助团体比比皆是,唯一缺少“尊严红十字会”、“尊严慈善事业会”,使那些手握太大太多,且“用不了”的尊严白白浪费了。“吃了不痛瞎了痛”呀!
王秀青作为“井底之蛙”虽然看不到大世界,但却让这个社会看到了可怜的“被井”人。对社会的弱势者,有关执法部门是否该宽容一点,人性一点,再也不会出现人与笼子挂钩的事件,让人们永远忘记“被井”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