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到博友赠书的感想

(2013-12-06 09:41:11)
标签:

博客博友

网络文学

风雨六十年

赠书

情感

分类: 情感释怀

                    收到博友赠书的感想

 

    12月3日,收到跋兄所著的《风雨六十年》一书时,并没有像往常拿到从淘宝上购得的物件那样,急不可耐地开封验货、欣赏摆弄,而是两手捧着邮件,翻来覆去欣赏大信封上那行云流水般的几行字,舍不得用剪刀开封,以打破远方朋友的精心包装。

    跋兄,即博友“跋山老人”。

    说起这本书,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前不久到博友“袁超”那里走访,发现他博文里《风雨六十年》一书的照片,并附一首诗赞美并感谢。过几天溜达到跋兄博客,留评时说起这件事并表示祝贺,得到的回复却是“如朋友喜欢,可以把地址发给我给您邮去”。突然大有到了人家的桃园,赞美其桃子长得多么“香甜大”,主人很热情地要马上摘几个给自己品尝的感觉,弄得怪不好意思的。

    过两天又到跋兄那里“串门”,想进一步了解这本书出版前后的一些情况,却发现博客左上角有明显的《售书告示》,看我这不开窍的人,怎么如此不礼貌,竟“无功受书”。马上回复跋兄“不好意思,请把汇款方法和账号告知在下”,结果是“这书不收钱是赠给您的”。对于这个“桃子”,我既没挖土又没浇水施肥,哪怕为主人“摇旗呐喊”鼓鼓劲也没有,便这样很不“自信”地摘取了胜利果实——“蜜桃”。

    书,对于我们一点也不陌生,也可以说一点也不稀罕,更可况又是博友的书,并且已经浏览无数次的文章。之所以将跋兄这部书比作“蜜桃”,除了亲眼看到他过花甲之年如何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辛勤耕耘,并被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之外,更重要的是这部书正像我在博客评论的那样,是跋兄“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史料文学作品”。相比一些大家名家的作品而言,少了些修饰,多了些本真;没有华丽,却有真情;属于卡拉OK的原生态唱法。因此,对于那个时代是“录音机”,对于当今是一面镜子,对于未来则是一个博物馆。

    桃子越甜,说明耕耘者流汗越多。作为一名长我近十岁的跋兄,退休之后文海磨砺,犹如一名业余爱好者,全靠自己的勇气、自信、奋斗战胜了马林,拿到奥运会乒乓球冠军一样,这种精神一点也不亚于历史上孙敬和苏秦的“头悬梁锥刺股”,由此培养出来的“桃子”不仅蜜甜,而且没有任何添加剂,保你血糖不会升高有利身体健康。

    跋兄的《风雨六十年》共一百回,这里对书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风格不作过多的评论,因为还没有好好品读,原来在网上只是大概浏览;再就是还没有评论书的那把“刷子”,书评比书写更难。但我知道什么才能称得上《书》,按照技术标准:一字不成行,一行不成章,一章不成书;按照读者的心声:没有真实不感人,没有真情不动人,没有真切不引人。

   《风雨六十年》,完全符合这两个标准,更重要的是不能用数字来衡量第二个标准,却恰恰与我的感受相吻合。一本书是有形的,内容是固定的,但我更愿意让这份珍贵的礼物,成为无形的,看不到、莫不着的回忆和纪念,每当看到这本书,首先想跋兄的人格魅力和执着精神,并不断鼓励自己。

                                                               2013.12.6

收到博友赠书的感想
来自博友“袁超”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