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我的世界的界限”——读维特根基坦的《逻辑哲学论》

(2025-08-22 09:55:14)
标签:

文化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我的世界的界限。”

在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的时代,一辈子没有走出大山的人,他所知道的世界是大山上的石头、树木,山间的流水,田里的庄稼,家里的亲人,用物,简单的计算等等,他所思考的能用语言表达的也就是这些,至于外面的世界上海、北京、省城、县城,可能听说过,但没有一点真实的感受,他的世界就这么大。所以“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

 

如果这个人从小走出大山,在村里小学读书,上到小学毕业,他就能知道许多东西,整数加减乘除,小数运算分数运算,也有了简单的地理知识,知道世界有几大洲几大洋,除了中国外还有许多国家。这时候,他的思考和语言就丰富了许多,“我的世界的界限”也扩大了许多。如果他再到城里去读初中高中,他就知道数学方程、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物理上的牛顿定律、自由落体运动、焦耳楞次定律等,知道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上的更多的知识。“我的世界的界限”就更大了。

 

如果他能到北京读大学,那么在小学读的天安门,就真真实实的展现在自己的面前,在跟别人说到天安门的时候,就不会只是读过的书上的几句话,能告诉别人天安门坐北朝南,前面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再前面还有两道前门,前门再向南是前门大街,天安门广场的东侧是首都历史博物馆,西侧是人民大会堂,他甚至能说出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如果在读大学期间与三、五好友去上海旅游,他就知道南京路、外滩、外滩源、陆家嘴林立的高楼都是哪些部门。此时的他与当初山里的孩子比较,“我的世界的界限”不知扩大了多少倍。

 

工作以后,如果他有机会出国旅游,就会知道莫斯科红场并没有天安门广场大,中学物理书上的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比萨斜塔是什么样,原来不过是比萨教堂的一座钟楼,现在倾斜3.99度,就会知道世界历史书的讲的文艺复兴的起源城市佛罗伦萨长什么样,知道卢浮宫里的维纳斯像什么样、胜利女神像什么样、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什么样。这一切都已从书上走到眼前。这时“我的语言的世界”就无与伦比了,“我的世界的界限”更扩大了。

 

语言的界限,还与你掌握的外语有关,如果掌握英语就能在许多西方国家乃至东南亚国家自由行了。但到俄罗斯自由行,必须掌握俄语,因为俄罗斯认为自己语言是最好的,不用英语。

语言的界限还与历史的不同时期有关,xx有xx的语言,改革开放有改革开放的语言。

 

维特根斯坦并不是语言学家,他讲上面这句话的目的在于下面一句话:“逻辑充满世界,世界的界限也就是逻辑的界限。”前面我们已经谈过命题借助于逻辑脚手架来构建世界。逻辑是一张环环相扣的精密的网,世界上没有不存在逻辑关系的事物。偶然里存在必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