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叔本华所说的“自我约束”应理解为“适应客观”——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2025-07-10 17:04:49)
标签:

文化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第五章“建议和格言”中说:“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要引导好自我,做好事情,我们必须要学会自我约束。为了学会自我约束,我们必须强化以下这个想法:每个人都必须承受来自外部世界各种各样的限制,没有了这些限制,我们的生活就不是生活了。”叔本华这位唯意志论者,把外部世界对自己的“限制”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于到了如果没有这些限制,“我们的生活就不是生活了”的地步。可见,他认为人的意识还是要以客观世界为转移的,也就是适应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

接下去,他作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在一个同心圆结构中有两个圆圈,离圆心比较近的小圆圈和离圆心较远的大圆圈样子都是一样的,但后者的面积却远远大于前者。”自己就是那个小圆圈,外部世界就是那个大圆圈。“在帮助我们避免外在因素限制这个方面,约束自己比所有其他手段都更加有效。”“自我约束对我们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办到的。”“来自外部世界的限制和束缚却是无情、残酷、没有丝毫怜悯之心的。”

 

其实,外部世界的变化谈不让无情不无情,残酷不残酷,当然也谈不上怜悯之心。比如夏季经常有的山洪暴发,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这一带山区连续下了几百毫米的大雨,下面的山谷一时还比较宁静,此时正是山谷里的人们逃跑的绝佳机会,一两个小时之后,无情的山洪滚滚而下,浑浊的泥土夹带有大石头汹涌而来,无所阻挡,所有的房屋、汽车、杂物全都完蛋,没有一个人能活命。在这种天气里,如果抢先能适应外界情势的变化,在山谷尚处宁静的时刻,逃出去的人就是胜者。

 

我来说一下自己的事。与我同是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插队后做教师的很多,在改革开放后,我们许多人都有机会在职进修,获得了大专文凭,我也获得了大专文凭。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有不少人评上了高级职称。可是当我申报高级职称时,却来了一条通知,需要本科学历。我当时很不服气,为什么同是老三届,同是大专文凭,有人上了高级,有人却不能上?为了所谓的“公平”,我一直反映到大市教育局,但得到的回答是:形势变了,要求也不同了。我很苦恼,当时的我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不能对不起自己这一辈子辛勤的负出。痛定思痛,不能改变环境,只有改变自己。一个字,学。考本科。经过三年,边工作边读书,我终于以优秀的成绩拿到了本科毕业证书。在我退休前的最后一年,我如愿以偿,评上了高级教师。

 

过来之人,现在读叔本华的书,感慨尤深:“来自外部世界的限制和束缚却是无情,残酷、没有丝毫怜悯之心的。”这句话是说的客观情况,一个你改变不了的大大的圆圈。“因此,在做事情的时候选择自我约束要比任由其被外部世界所束缚要明智得多。”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那就改变我们自己,适应客观世界的变化吧!“约束自己”的过程可能是不舒服的,但却会有无限的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