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意志论的“优秀人才独处论”——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2025-07-09 10:12:34)
标签:
文化 |
叔本华是德国的一位唯意志论的哲学家,《人生的智慧》渗透了唯意志论的思想,在第五章“建议和格言”中,他说:“我们的幸福就是以精神上的安宁为基础的,如果我们想要享受现实和人生,精神上的安宁是必须的。”“真正的、深度的内心安宁和平静是世界上仅次于健康的珍宝,只有独处的时候才能够得到。”“安宁祥和只存在于孤独之中。”“孤独是众多精神世界卓而不群人的天命。”“自身思想热度足够高的人是不需要和其他人一起相互取暖的。”“说一个人不喜欢与人来往,其实就是在说,这个人是一个具备卓越素质的人。”“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享受到老年生活带来的好处,是由他的思想和智力的能力大小决定的……只有那些精神世界一直都很丰富的人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享受到老年生活的美好。”
他又说:“普通人由于自身内在并不丰富,所以喜欢与人交往,也更容易迁就别人。”“普罗大众精神世界匮乏,观念单一,这样的事实就连他们自己都无法忍受:愚蠢之辈通常都是饱受着自己的愚蠢所带来的痛苦的。普通人只有相互结识、凑成团体的时候,才能有所作为。”“只要一个团体人的数量多到了某种程度之后,就会混进一些平庸之辈,他们就会像细菌一样,无孔不入地试图抓住任何一个能驱散无聊的机会。过不了多久,这个团体就会被破坏掉,又或者完全变质,与最初成团时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他甚至发出警告:“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来自社交。”“热衷于社交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喜好,因为拥有这种喜好的人大部分都是道德上有瑕疵、智力略低下或较反常的。不喜欢交际的本质就是没有与这些人交往的需求。如果一个人自身拥有足够的内涵,因而也不需要与其他人交往,那的确是一大幸运。因为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来自社交。”
不过,叔本华也提到过一种情况,年轻人因为独处,一旦走出去会感到不安和受伤,他说:“对于这种人,我的建议就是让他们习惯于进入到社交中去,学会在茫茫人海中保留足够大的独处空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立刻告诉别人,对别人的话也不要全听全信……这样一来,他就能避免与他人联系太过紧密,也自然能保护自己,免受别人的侮辱和伤害。”
叔本华生活在19世纪,现在与他那个时代相距200年,世界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这200年间,每一次进步都是得益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人与人的交往,就没有社会的进步。首先是政党的力量,美国有民主党和共和党。中国有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各个国家也都是自己的政党。其次是科技的进步,相互协作十分重要,仅凭独立的意志,导弹是不可能上天的,原子能发电也是不可能的。微软公司、苹果公司、华为公司,都是群策群力,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世纪创举。另外,大的建设工程,中国的高铁、三峡大坝、大兴机场、港珠澳大桥等都是群体的力量。
那么在互联网时代,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有没有值得从中汲取的有益的东西呢?回答是肯定的。
其一:人,需要交往;凭什么去交往,是个体思考的成果。而这样的思考,需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坐得下来的“独处”精神。在科学领域,只有依靠个体的强大的意志力,加上团队的协作,才能有所发明创造。
其二:做官的与民营企业的关系,要做到“亲”和“清”。“亲”,就是要关心民企,支持他们的发展;再一个是“清”,即崇尚“君子之交”,要保持内心的一份清醒。不能搞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的交往,更不能被拉下水。亲、清分清,同样需要意志力。
其三:做人要有原则,要有独立的意志,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做人要干净,出污泥而不染;做人要有松树的风格,坚韧不拔。
其四:在互联网时代,骗子特别多,玩弄各种手段,如果稍不注意,缺少个人的意志力,就被他们盯上了,正如叔本华所说的也就“危险”了。
今天的中国有多少人受骗,数以万计,损失的钱财,少则几千,多则百万、千万,甚至送了性命。
受骗的根本原因,“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来自社交”,而这个“社交”今天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电话、微信、视频等。少接一个电话,就少一分危险;少看一个视频,少加入一个微信群,就多一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