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柴老人

标签:
文化杂谈 |
从大山里走出一位背柴老人。
论年纪,这位大爷总有九十岁以上了,你看长长的白胡须直挂到胸口,满脸的皱纹。不到九十岁,是不可能长出这样长的胡须的,这皱纹同样记载着他走过的人生岁月的痕迹。
山里的风还是不小的,胡须被吹开了多条缝隙,衣服也被吹起多条绉痕。
他应该不是现代人吧,头上盘着只有古人才有的男性发髻。
他弓着腰,背着一捆刚从山里打来的柴火。确切地说,这捆柴火是用一只手压着木棍挑着背在后背上的,因为这样省力一些。这捆柴火很庞大,超过了他的整个上身的体积,看得清根根上竖的树条,打柴时一定很吃力吧。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如此的劳作?木柴是由家里用的吗?肯定不是,他的另一只手拎着一串钱,显然是刚卖的柴火所得。如果这一捆柴火卖了,这一串钱上又会增加几个。是靠卖柴的钱维持家中的生活么,家中的生活已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也不是,你看他笑逐颜开、得意洋洋的脸,家中的日子一定过得很开心,儿孙满堂,福寿又全!
这位老人或许已经习惯了打柴生活,如果不做活他会感到不自在;也许打些柴多卖几个钱,他还可以每天喝两盅酒,快乐似神仙!
这位老人虽说九十岁往上了,但身体很好,他正迈着步子向前走,你看,步履坚定、从容,两脚之间的距离,比年青人迈的还要大。
这是一位充满自信和乐观主义精神的劳动人民!

(拼多多购得背柴老人玉雕塑像,17X24cm,49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