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康德(一)——读伯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笔记之二十三

(2025-02-09 14:30:57)
标签:

文化

《西方哲学史》卷三第二篇第二十章“康德”。

康德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他和他的追随者,将对认识的批判当作一种得出哲忆学结论的手段。他强调思想,不强调物质,最后甚至声称只有思想存在,支持那些经过抽象论证的思想。

康德最重要的著作是《纯粹理性批判》。“先验综合判断”如何能够成立?通过解答这个问题,他经过十二年寻找答案,但理论形成之后,他只花了几个月就完成了这部长篇巨著。他自称他在哲学领域发动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这本书的主旨是要证明,虽然没有知识是可以超越经验的,但是存在一部分先验知识。先验知识不是根据经验归纳总结而来的,不仅包括逻辑,还包括很多不能被归入逻辑,或由逻辑推演而来的知识。

先要弄清四种判断:“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其次是“经验判断”和“先验判断”。

分析判断,谓语是主语的一部分,如“高个子的人是人”或“等边三角形是三角形”。这种判断遵循矛盾律(不自相矛盾)。

综合判断即非分析判断,仅对概念的分析,如“星期二是下雨天。”

经验判断是指借助感觉——知觉,否则我们无法获得判断。它可以是我们自己的感觉——知觉,也可以我们认可的他人的相关证言,历史地理事实属于这一类,通过观察获得的真理的科学定律也属于这一类。

先验判断,是经验判断的基础,如“一支红笔”中的“1”和“红”都是先存于我们思想中的装置。纯数学领域都属于先验判断。

 

按照康德的理解,外部世界只负责生成感官素材,我们的精神装制则按时间和空间对这种素材进行整理,为我们提供用来理解经验的种种概念。引起我们感觉的物自体(物理世界)是不可知的。时间和空间是主观的,是我们知觉组织的一部分。

《纯粹理性批判》的大部分内容,是在说明因把时间和空间范畴套用到非经验的事件上所得出的错误推论。康德指出,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自己陷入“二律背反”——也就是受困于两个明显都能得到的证实,但又是相互矛盾的命题判断。

康德列举四组二律背反,每一组都包含正题与反题:

第一组二律背反的正题是:“世界存在时间的起点,空间也是有限的。”反题是:“世界不存在时间的起点,空间是无限的;就时间和空间而言,世界是无限的。”

第二组二律背反,每一个复合体既能由单体组成,又不能由单体组成。

第三组二律背反,正题主张因果关系有两类,一类遵循自然界的因果关系,另一类遵循自由律的因果关系;反题主张只有依照自然律的因果关系。

第四组二律背反,存在,还是不存在一个绝对必要的始因。

《纯粹理性批判》的这部分内容,对黑格尔造成了极大影响,黑格尔的辩证法,完全是以二律背反的形式展开的。

 

本人认为,任何一重大事件,都可以按照康德的四组二律背反进行相关判断,最终还是要走向黑格尔的辩证法。唯物论不是自封的。唯心论,倒是客观地反映了各自的立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