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诺莎的“逻辑一元论”——读伯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笔记之十八
(2025-01-13 14:31:17)
标签:
文化 |
《西方哲学史》卷三第一篇第十章“斯宾诺莎”。
作者在这一章的开头说:“斯宾诺莎是伟大哲学家中最高尚、最受人尊敬的。”“他的《伦理学》从形而上学开始,转而论述与热情和意志有关的心理学,最后论述在形而上学和心理学碁础上建立起来的伦理观。”
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体系认为,只有“神或自然”是实际存在的,而具有限定属性的一切,都不能独立存在。神在任何地方都是无限的,而具有限定属性的事物,都被它们的物理或逻辑范围所定义。
本人理解,何为“限定属性”?万事万物,满眼皆是,比如一支笔,笔被逻辑范围“一支”所限制;比如黄球,球被它的物理属性“黄”所限制;又比如男人,被生物属性所限制。
在斯宾诺莎看来,在精神领域不存在自由意志,在物理世界不存在偶然,万事万物都是神的本质的显现。
如果我们从神的视角看这个世界,我们就能将万事万物看作整体的某个部分。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单独的实体,从逻辑上讲,任何部分都不能独立存在。这就是“逻辑一元论”。
《伦理学》是按照欧几里得的风格进行证明的,有定义、公理和定理;根据公理推导的一切,都经过演绎推理的严格论证。斯宾诺莎认为,哲学体系的本质是,万事万物都可得到证明,这同样是他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本质。因此,证明就成了一种必要活动。
斯宾诺莎的心理学,完全是利己主义的心理学。按照他的看法,“自我保护”是各种热情的根本动机。在某种意义上,追逐私利,尤其是自我保护,操纵着所有人的行为。“只要思维在理性的指导下构想一个事物,思维受到的影响是均等的(本人注:包括普通百姓、高层官员、富翁、贫民、敌人、朋友等),无论其构想是现在的、过去的、还是未来的事物。”在神的眼中,时间没有意义,无论发生什么,都只是永恒世界里的一部分,发生在哪年哪月都一样。智慧的人,以神的视觉看这个世界,有人说让我们能改变未来,是无知,会发生的事一定会发生,未来和过去一样,不可更改。
斯宾诺莎的观点,旨在把人从恐惧的压抑下解放出来,从被束缚的人成为自由人。“我们是自然整体的一部分,我们遵循自然法则……就能无言地承受降临到我们身上的一切,并努力坚持下去。”“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对死的默念,而是对生的沉思。”
作者伯兰特·罗素说,人类能力确实有限,凡是人能做到的事,没有一件能让人长生不老,因此我们把时间浪费在恐惧、悲叹死亡终将到来这件事上,纯属徒劳。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就是一种束缚。“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应该让我们的心思尽可能地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作者最后写道:“斯宾诺莎让我们思考全局,或者至少思考比我们的悲痛更大的事,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观念。甚至有些时候,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反思人类的生活,以及其中包含的邪恶与苦难,只不过是天地万物中微小的组成部分,内心便会觉得安慰。这类反思或许不足以构成宗教信仰,但是在这个痛苦的世界,它能给那些头脑清醒的人一些帮助;对于那些因为完全陷入绝望,无力面对生活的人来说,它也是一剂救命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