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神学束缚的早期自由主义——读伯兰特·罗素《西方哲学史》笔记之十九
(2025-01-17 17:31:11)
标签:
文化 |
《西方哲学史》卷三第一篇第十二章“哲学上的自由主义”。
这一章开始就写道:“自由主义在政治和哲学领域的兴起,为研究一个非常普遍、非常重要的问题提供了素材。这个问题是:一直以来,政治和社会环境对优秀的原创思想家们的思想,会产生什么影响?反过来,这些人对日后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本人认为,这就是实践——理论——实践的问题。
作者接着阐述:
早期的自由主义,是英国和荷兰的产物,带有特定的明确特征。这套系统的第一个重大突破口,是新教攻破的。它不拘泥于教义的束缚,认为宗教战争是愚蠢的;它重视贸易和工业,支持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不支持君主和贵族;它十分尊重财产权,尤其尊重个人通过劳动积累的财产。
早期的自由主义乐观向上,充满活力,代表一种处于发展中的势力。这股势力一旦胜利就会给人类带来非常大的好处。早期自由主义反对中世纪的一切思想,无论是哲学思想还是政治思想,因为中世纪的理论是用来赋予教会和国王权力的,而且为迫害辩护,阻碍科学的发展。早期自由主义终结政治和神学方面的斗争,为东印度公司(本人注:尽管这个公司曾对中国发动过侵略,但在当时代表了英国资本主义企业的新生力量,所以受到作者的肯定。)和英格兰银行、万有引力定律和血液循环的发现这类振奋人心的商业和科学企事业释放能量。
早期自由主义的整体特征,从某种广义的层面上讲,属于个人主义。在中世纪,包括大多数哲学家在内的大部分人的观点,都被教条、法律和习俗构建而成的牢固综合体控制,这导致天主教会,控制了人们的理论信念和道德实践——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善良美好,不是通过个人思考,而是通过一个委员会的集体智慧判定。
与此同时,个人主义渗透到了哲学领域。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使知识基础因人而异,每个人认知的出发点都是自身的存在,不是他人也不是社会。他强调清晰明确的观点可靠,通过内省,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否清晰明确。从笛卡尔开始,大多数哲学思想或多或少都带有个人主义。
最早对自由主义哲学做出综合论述的是英国哲学家洛克。洛克虽然不是见解最深刻的,却是影响力最大的现代哲学家。在法国(本人注:当时是落后于英国的欠发达国家),洛克的思想在实践中推动了对现有专制政权的反抗。洛克的思想对多个欠发达国家反抗活动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作者伯兰特·罗素说:“在政治、经济先进的国家发展起来的哲学,在它的诞生地只不过是对流行见解的阐述和系统化,但到别的地方,或许会成为革命激情的源泉,而现实的革命都是革命热情引燃的。矫正发达国家政策的至理名言,主要通过理论家,让欠发达国家的民众知晓。”
他又说:“在先进国家,实践激发理论;在欠发达国家,理论启发实践。”
本人认为,当时伯兰特·罗素所说的先进国家是英国,而欠发达国家是法国。这一论断,被洛克之后的几百年一次又一次验证。马克思主义诞生在德国,是由于当时革命运动激发而产生的理论,这一理论传到俄国,传到中国,启发了欠发达国家的革命实践。可见,理论对于实践的影响力多么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