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古代哲学——读伯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笔记之九
(2024-12-23 06:54:07)
标签:
文化 |
《西方哲学史》卷一“古代哲学”的第三篇题为“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古代哲学”。这期间是马其顿统治时期,作者称之为“希腊化时代”,主要有5个哲学流派:
1、犬儒学派
希腊时代的犬儒学派,跟中国的“犬儒”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犬儒派的创始人第欧根尼,其主要思想源于苏格拉底的门徒安提斯泰尼,信仰“重返自然”,认为不应有政府,不应有私产,不应有婚姻。第欧根尼名声盖过了安提斯尼,决定像狗一样生活,拒绝所有习俗,住在一个大瓮里,以行乞为生。他宣扬友爱,追求美德,以及摆脱了欲望的道德自由。公元前三世纪早期犬儒主义成为流行思潮,尤其是在亚力山大港。他们发表了短小精悍的布道讲义,指出没有物质财产的生活多么轻松,朴素饮食会多么幸福,冬天不穿昂贵的衣服也会很暖和。
2、怀疑主义学派
怀疑主义作为一种学说,最早是由皮浪提出的。这种学说,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解忧剂。为什么要担忧未来呢?未来完全是不确定的,何不享受当下?
怀疑主义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怀疑,应该说是一种武断的怀疑。 对于科学上的问题,有求知欲的人说:“我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但是我希望找出答案。”怀疑主义者说:“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且谁也不可能知道。”
公元前一五六年,雅典向罗马派遣了一个外交使团,使团中包括信奉怀疑主义的卡涅德斯。他在罗马讲学,第一堂讲学,详细讲解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对正义的看法,很多人大受启迪。第二堂讲学,他却反驳了之前教导的一切。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而只是表明,任何结论都不能保证绝对正确。那些拥有现代头脑的青年非常乐于接受怀疑主义的思想。
3、伊壁鸠鲁学派
伊壁鸠鲁生于公元前三四二年或三四一年。伊壁鸠鲁的哲学,主要是为了确保内心的安宁。他认为快乐是一件好事。心灵的愉悦就是对肉体享乐的一种沉思。相较于身体的享乐,心灵的愉悦胜在一个优热,那就是我们可以学会思考快乐,不必再去思考痛苦。
之前的一些享乐主义者,将享乐分为主动享乐与被动享乐,或动态的享乐与静态的享乐。伊壁鸠鲁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动态的享乐在于达到目的,此前的期望阶段是与痛苦相伴的。静态的享乐追求的是一种平衡状态。伊壁鸠鲁认为,追求第二种更稳妥些,因为第二种状态更纯粹,而且不必依靠痛苦去刺激渴望。当身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就没有痛苦,因此我们应该以平衡为目标,追求安宁的快乐,而不是过分激烈的快乐。
仇壁鸠鲁认为,宗教和恐惧死亡,是人们恐惧的两大根源。他是一位唯物论者,追求德谟克里特的信仰,也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既然是唯物的,那么前面的两个恐惧也就不存在了。
4、斯多葛主义
斯多葛主义的创立者,芝诺。宇宙缩命论和自由意志论,是斯多葛学派始终坚持的主要信条。宇宙不存在所谓偶然,自然进程严格遵守自然法则。最开始只有火,气、水、土依次出现,才逐渐形成宇宙。而且,一次循环结束,再来第二次。万世万物都是一个唯一体系的一部分。个体与自然和谐,生命就是美好的。无论是谁,只要能将自己从世俗的欲望中解放出来,就能获得绝对自由。
历史上,有三个与罗马有关的人物,比早期斯多葛学派更重要,塞涅卡、爱比克泰德、马可·奥勒留。第一个是大臣,第二个是奴隶,第三个马可·奥勒留是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严守斯多葛学派的行为准则。他的《沉思录》是写给自己的,书中表明,他深感自己肩负的公职是个沉重的负担,“一个政权,要有一个适合于所有人的法律,治理国家的时候要遵循人人平等和言论自由的原则,君主政府的最高理想应该是人民的自由”。
斯多葛学派在两个方面结出了硕果,一方面是知识论,另一方面是关于自然法则和自然权力的学说。
5、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普罗提诺,是最后一位伟大的古代哲学家。他的一生几乎正好囊括了罗马历史上最多灾多难的时期,但是他没有去理会现实世界的毁灭和痛苦,相反,他转而去凝视一个美好的永恒世界。
普罗提诺的形而上学,是从神圣的“三位一体”的概念开始的。他的三位一体是指:太一、精神和灵魂。太一有时候被称为神,有时被称为善。万物都昭示神的存在。但是太一的存在可以与一切事物无关。它不在任何地方,任何地方都有它的存在。精神是太一的“像”。太一在自我追求中有所观照,所观的就是精神。我们必须撇开肉体,以及影响身体的那部分灵魂,还要撇开“渴望和冲动,以及其他无用的感觉”,这时剩下的才是“神的智慧”的“像”。三位一体中最低的是灵魂。灵魂虽然低于精神,却是一切生物的创造者。灵魂是双重的,有一种专注于精神的内在的灵魂,还有一种是面向外部的。所谓灵魂向内凝望,好比作曲家,一开始只是想像一段音乐,然后希望听到乐器将它呈现出来。
普罗提诺的哲学思想,实际是鼓励人们内观而非外看,这也是它的缺点。人们向内观的时候,可以看到神圣的精神;人们在向外看的时候,看到的是可感觉到的世界的种种缺陷。这种主观主义逐渐增长,科学发展停滞,不再受到重视,人们只认为美德是重要的。
普罗提诺对中世纪基督教和天主教神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普罗提诺既是终点,又是起点——希腊人的时代至此结束,基督教的纪元由此开始。
卷一“古代哲学”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