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这件事能不能写,你先写出来
(2022-06-02 16:27:12)
标签:
写作学生顾忌世界资格 |
分类: 语文 |
不管这件事能不能写,你先写出来
我常常不得不劝说学生重视个人写作自由。学生不认为我是保守型的教师,倒是我常常不理解学生的小心谨慎。我读中学时,多次被老师找了去“谈心”,他们会指出我的作文哪一句流露出了“非无产阶级思想”,平时言论哪一句“有小资产阶级情调”,我以为自己已经规规矩矩了,老师认为我应当更加规规矩矩。文革中,我的老师被“革命师生”批斗时,我很不理解:他们政治上那样谨小慎微,怎么可能是坏人?好多年后,社会比较平静了,可是我仍不便向老教师提这个问题,他们会不会想到,作为他们的学生,一直在为他们的命运感到遗憾?他们提心吊胆地改造自己的同时,也通过语文课扼杀学生的写作自由,让学生变得平庸、头脑简单,所以才有老师们的屈辱和不幸,这两者怎么能没有关联?
有鉴于此,我也常提醒自己,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思想自由,不要妨害学生探索的权利。其实,我的教学已经不可避免地受考试和社会约束,我经常提醒学生:平时这样写不要紧,有我,我了解你;考试这样写,就冒险了,谁知道会遇上个什么样脑袋的老师呢?无论如何,不要在 “说不清”的地方惹是生非,不可能认真听你申诉的。但是,你的作文只有通过自由写作才能获得提高,自由表达最能代表你的真实水平,应试作文不过代表你的“应变”能力,不要混为一谈。相比而言,自由状态下的作文能力是生命需求。所以,你要珍惜自由写作,非功利的写作。
在课堂,学生读食指的诗,和我不一样的,是他们始终达不到我的认识,我和诗人同时代,我知道他的诗是在什么样状态下的思考与喷发。那个年代,这些人在秘密写作,他们并没有因为文化专制的压迫而放弃吟唱;和历史上许多诗人一样,他们并没有因为咽喉被扼住而放弃对飞翔的向往,“悄悄地写”,是他们追求理想的精神寄托。回顾那个年代,最有价值的写作,是保留意志的私密写作。
一个社会,青少年在精神上自我禁锢,那就没有未来。每每看到中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我会比一般人恐惧,那些没有“真我”的作文,谁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如果学生真的不思考,我的课能有什么价值?整个教育又有什么意义?
一些学生对作文选材往往表现出犹豫,我不太清楚那些禁忌或顾虑是哪儿来的,他才上高一,学了十年语文,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短文,怎么会堆积出这么多的忌讳?怎么会自我封闭,他为什么不信任自己?他以什么“标准思想”为参照?他们有没有创造力,他们能不能担负建设现代社会的任务?这些,很值得教师反思。
面对学生的犹豫和不安,我经常要花很多时间劝说。
我常说:不管这件事“能不能写”,你先写出来,行不行?作文,是你写内心情感和思想,只有个人才能思想,你不可能要得到任何人的允许才开始“想”; 你每天所见所闻,引发你思考,孕育你的情感,这些“亲历”是你的个人世界,你可以依据常识,提升认知,逐渐成熟并成为“经验”,为什么你要在乎别人怎么判断?他的判断真的有你这样深入和成熟吗?
有一天,一个修养很差的官员摆着架子到你的学校 “视察”,他颐指气使,非常傲慢;你的老师和校长不得不谨慎地陪着这个官员,校长刚刚反映了一点困难,官员就大声训斥,并不准分辩。同学们在一边看到了,都很气愤,认为校长教师不应当受到这种无礼对待,你认为一名官员如此不文明应当下台。你义愤填膺问我,这件事能不能写。我认为:你目睹事实,依据的是文明社会的标准和人应有的基本修养,你看到了不公平的现象,你有所思考,想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正是“教育正确”的体现。所以你写你的,根本不要管什么“后果”;再说,那个粗野的官僚考虑过粗野的后果了吗?终于有一天,你从媒体上看到那个官僚被审查、被“双开”、被“移送”,然后判处若干年徒刑去改造了,这时,你应当为自己曾拥有的鉴别判断能力而更加自信。这样的事多着呢,好多学校的宣传册上,那些官员来校“视察”、“指导工作”的照片都被换掉了。
你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成为你的世界你的思想,你不写这个,还能写什么呢?有些事,你可能连续几天都在想,连续几天都让你兴奋或是让你愤怒,你不敢写,却敢胡编乱造假人假事,你那样的“假写”和“写假”,对不起自己的学习。不过,我也能理解你的想法。你不一定要全写出来,如果你感到不太安全,如果你认为老师不一定能理解你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克制。我要告诉你的是:这是为自己的写作。你必须清楚地认识“写作”,你可以自由的想,自由的写; “作文”不一定要公开,不一定要交给老师批改,更多的东西,是写给自己看的。
恐惧,是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的最大障碍。一名儿童或一名少年,在他睁大眼睛认识世界时,过多地灌输不安全意识,会加剧他的恐惧感。过多的“听老师的”、“听妈妈的”、“听谁谁谁的”,必然逐渐丧失自我意识,教育也因此失败。
我总是对学生说:不要有什么顾忌,你只有先写出来,世界才可能知道你的存在。我是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甚至唯一读者,这个地位实在太高了,我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无端地把自己当作思想裁判,文明社会,不仅区区如我,任何人都不该有那种资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