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开始称杨绛先生为“淡定真人”了。我想杨先生看了,一定会淡定地一笑。
102岁了,当然可以淡定了。但当年,她老人家与邻居打架咬人时,淡定是不在的。我不是说她反抗文革不对,我是说她那时没法淡定。
淡定,是有条件的。
一个朋友说,天天说要有好心态,可首先要有好状态呀。是的,心态是客观状态的映照。一般来说,好的客观状态,自然会有好的主观心态。文革那样的客观状态,“淡定真人”也是要咬人的。
我昨天大约像是淡定了一天,除了博文,一个字也没写。看了几页采访笔记,然后喝茶,耐心地忍受酷暑的蒸。我心说,你蒸呗,我都淡定了,还你蒸?电话不断,我接了。然后淡定。敲门声也有,我开了。然后,我还淡定。是的,我是想到了我有好多稿子要写,还有好多人采访,天哪,还有几个棘手的事要办,还要准备出差了……
可是,我努力挥手打发这些,只想着“淡定真人”
到了晚上,虽然觉得淡定真好。可是,一个约好的采访,不能不进行。因为一个稿子在等。于是,采访,直到深夜。
今天,天气依然闷,估计仍是要蒸。一大早,我看了好多的新闻,没有能打动我的。我似乎可以淡定不评论。
但我早餐后散完步还淡定吗?今天必须要采好一篇稿子,然后联系一下采访。我必须做好这一切之后,再开始另一个大计划。
那怎么办呢,不管,我先淡定地早餐然后淡定地散步,然后,回到桌前,淡定喝茶,喝到大约小半壶时,宣布淡定结束,埋头工作。
淡定不好淡的,你以为呢?我看报道金庸居然非要读北大的博士,北大呢,也不淡定,居然也同意了。最近,89岁了,终于读不成,于是网友、他、北大都大大地不淡定了一番。
杨绛不是那么好学的,尤其是她的淡定。但既然她是在咬了生活之后才淡定的,那咱也不怕了。带上淡定,向着不允许我们淡定的生活开跋。说句广东话叫“搞定”说句沈阳话叫“爱他妈咋咋地,就这么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