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为什么甘心每个月只拿3000多元?

(2014-10-31 18:47:32)
标签:

情感

文/罗爱萍

 

    最近陆续发现,身边好些女孩子每个月的工资只有3000多元(扣除保险、公积金外)。她们基本都是高学历,本科、硕士还有博士,年龄大部分是二十八九岁。有的人在广州,有的人在二线城市。有的在事业单位,有的在私营企业。按道理说,对比现在的物价尤其是房价,3000多元的月薪是极低的,但这些女孩子并不觉得这是个大问题。在我看来,这是不可忍受的,她们也值得拿更高的工资。

    我大概询问了一下,这些女孩子没有扔掉那份工作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觉得工作稳定,也很体面;2.认为现在工作不好找,自己没有资本找新的工作;3.是害怕跳槽,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4.认为钱不重要,只要精神生活丰富就完满了。

    我不由得想起我年轻时也曾视金钱如粪土。2002年我25岁时,每个月大约五六千元。当时我很迷健身,一周有四五天都会去健身房锻炼。一天,从健身房走回家的路上,我突然觉得这样的生活,过一辈子也不错。那时候,广州的房价只有三四千元,有的楼盘还是零首付,我不认为买房是必须的,所以从没考虑。钱也不重要,够花就行了,总觉得只要有阅读,人生就足够了。而书,我是买得起的。

    今天看来,“每个月五六千元过一辈子”的想法非常幼稚。我今年已经37岁,大概是从前两年开始非常在意收入,因为我明白金钱是生活品质的保证。如果收入太低,生活只能精打细算,买不起房子没有容身之所,无法去外国旅行开阔眼界,没钱进修无法进行人力投资,万一生病了筹集不到足够的医药费只能等死,看到心仪的衣服、包包只能绕着走,想实现点小抱负却资金不足。而最重要的是,人三十多四十岁时的收入,是个人劳动力价值的体现,是前面十几二十年职场积累在收入上的反映。如果收入没有提升,只说明一个事实:你混得很差,变成了低收入人士。

    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年轻时没有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可能是女人都会经历的。不同的是,女人结婚之后,多了老公这个经济来源,不一定能唤醒内心对钱的欲望,即使唤醒了,她们可能会把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但单身女人就不一样,除了自己没有其他人可依靠,所以到了一定的年龄就知道钱很重要了,会开始想方设法赚钱,而这通常是30岁之后的事。最近一个朋友的举动,证明了我的推测。我一个42岁的单身朋友,已经有房有存款了,上个月单位的薪酬体系发生变化,她计算了一下发现现有岗位的年收入会减少2万,果断决定申请新的岗位,向上晋升。

    对于金钱能给女人带来的自由,很多人包括女人自己都是缺乏想象的。如果女人有钱,她就可以终身不结婚,因为她足以让自己过上惬意的生活,生病了可以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老了可以进服务好的养老院,购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如果女人有钱,可以给孩子买很好的学位房;如果女人有钱,即使婚姻不幸福,她可以立即和老公离婚,一个人带着孩子,也能过上新生活;如果女人有钱,在工作进入瓶颈期的时候,她可以暂时不工作,来一年的gap year,读读书,到处走走,静下心来思考,未来的路怎么走……一个人有的多余的钱越多,TA就越不怕以后的风险尝试,生活的可能性也会比没有钱的人更多。

    但错误的金钱观和逃避现实的心态,会让女人龟缩在无利可图的低薪行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对金钱的欲求被与有理想、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对立起来,仿佛有钱人就一定精神贫瘠,没有文化。而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必定要鄙视物质,清心寡欲。高学历的女人,最容易有这种想法,包括当年的我,其实这是对金钱和理想的误读。轻视物质的价值观,也是极端错误的,会导致女人对金钱无兴趣,不钻研赚钱,错过赚钱的机会。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认为钱不重要,其实是逃避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劳动,获得足够的生存资源,要达到一定的生活品质,还需要更多的金钱。但赚钱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要求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和劳动,首先要整天想法子,留意各种资讯,想到赚钱的法子了,还要身体力行去做,然后还要面临失败赔钱的风险。当一个人认为钱不重要,自觉削减消费需求,她就不用赚太多钱。

    扪心自门,钱真的不重要吗?究竟是你的生活已经不需要更多的钱,还是你一直在压抑对钱的渴求?我听过不少女人常说“钱够花就行了,最重要是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看,这就是逃避现实。明明要先赚钱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却不正视这种需求。而她们所谓的“够花”,现实生活中很可能变成省吃俭用。没有人可以否认金钱对生活的重要性。生活中用到钱的地方很多,低工资的人也很清楚自己的工资买不起房子。眼下租房住可以生存,但是房子的租金不能保证不上涨;有朝一日租金上涨到了影响生活质量的程度,就更没有余钱买房,命运就更不在自己手里。

    有的女人,更在乎工作的稳定和体面,所以容忍低薪。可是,稳定的低薪有什么意义?这样的工作,只能维持你基本的独立尊严,让你不至于仰人鼻息。但同时它让你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耗费你的时间和精力,蚕食你的自信,也不断钝化你的价值观和存在感。因为体面而留恋低收入的工作,更是自欺欺人,背后是劳动分贵贱的等级观念作祟。劳动并没有贵贱之分,环卫工并不比坐办公室的白领低贱,公务员不比农民高人一等。

    社会主流文化总是教导女人,找一份轻松稳定的工作,不要让自己太辛苦,不然老得快。这样的教化,是督促女人扮演家庭性别角色,满足男人喜好年轻女人的审美的配套手段。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的稳定工作,女人自然有大把精力照顾家庭和孩子。但我们的社会,是从不承认女人的家庭劳动的价值的。

    很多女人有求稳的心态,其实是害怕变动带来的风险。她们害怕跳槽,就算觉得工资太低,也不敢换工作。越不变动,就越害怕变化。变化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我有一个朋友,2002年到广州发展,第一份工作是只有十多人的私营企业,她本科毕业,在公司算是学历最高的,一个月才1000多元。到今年,12年过去了,她已经跳到上市公司了,收入一万多,足足翻了10倍。她的升职加薪,就是通过跳槽实现的。每隔两三年,她就跳一次槽,每份工作的经验,都为她下一份工作奠定了基础。她告诉我,如果在同一间公司工作12年,老板加500元工资已经很了不得了。我朋友的经历可以看出,跳槽其实是提升身价的重要手段,只要有足够的积累,是不可能找不到工作的。以前的工作丢掉了,但以前的工作经验是无法抹去的,如果发现新的工作不合意,再找第三个工作的时候第一个工作经验还是起作用的。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形象地描绘了她从低薪到高薪的心态变化。这位朋友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当授薪律师,扣除五金一险之外,每个月到手3000多元。工作还特别忙碌,经常出差。工作了三年多后,她跳到了一家银行,年薪15万左右。我途经北京和她小聚,她告诉我,自己自信了很多。以前她经过律所楼下的商场,都会加紧脚步,因为那里的东西她买不起。现在再去那个商场时,已经是闲庭信步了,因为东西她都买得起,不着急走。看,这就是有钱带来的底气。

    如果你单身,你更要让自己有钱。相对于有丈夫孩子的女人来说,单身女人最大的风险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风险时,无法得到丈夫和孩子的帮助,有可能因此陷入困境。我仍然清晰记得这种风险带给我的恫吓。那是2011年8月,我到大英图书馆查阅西方单身女人的文献资料。其中一篇论文说,在西方国家推行福利政策以前,西方历史上不结婚的女人老年时期的经济状况比较糟糕,因为年迈无法工作了。这种情况,一直到福利政策实行国家养老之后才改变。不过,即便有国家福利政策作为最后的保障,发达国家的经验仍显示,单身女人的确比已婚女人更容易陷入贫穷。美国结过婚的女人(包括离婚的)整体上的贫困几率比从未结过婚的女人低三分之一。不管是什么种族,家庭出身,教育程度,是否有非婚生育的子女的女人,都符合以上规律。根据我们的《中国剩女调查》一书中的调查结论,剩女整体上并非“三高”人群,未婚女性的经济状况并非可以高枕无忧。如果你不想为了经济原因跟不爱的男人结婚,那么你避免贫穷的唯一突破口就在工作上。

    只有少数人,有兴趣做的领域都是赚不来钱的领域,有可能赚到钱的领域又是实在提不起兴趣做不下去的。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办法了。而大多数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有兴趣做,而且存在赚钱潜力的领域。只是大多数人并没有通过思考和调研找出这可以为自己提供希望的方向。单身女人们,正视金钱的重要性吧,把追逐爱情和周末睡懒觉的时间拿出来一些,多研究研究什么可以赚钱,怎么做才能赚钱吧。单身女人没钱是不行的,不要再容忍低薪的工作了。


剩女成长记:

这是《中国剩女调查》作者罗爱萍和王蜂运行的微信公众号。该书用详实的调查,击破污蔑恐吓剩女的种种谎言,旗帜鲜明地支持剩女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中国剩女调查》的延伸,我们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情感、友谊、亲情、职场、进修、养老等方面的经验、感悟和认知,也会不定期举办分享会或讲座,希望把单身女性连接起来,互相支持,互相打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