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为失去,所以痛苦——哀悼的五个阶段

(2014-10-23 19:38:40)
标签:

情感

文/王蜂(博士、护士长)

 

    每个人的一辈子,都是有得有失。当我们失去任何东西的时候,比如失去一个亲人,一个朋友,一段恋情,一份工作,一笔财物,一部分健康的时候,我们的内心都会经历一个哀悼的过程。失去的东西重要程度不同,哀悼情绪的深浅与长短也不同。沉浸在哀悼中的人,满目都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的痛苦;他也许会觉得,自己和生病没什么两样。但是,根据著名心理学家ElizabethKübler-Ross的理论,人失去东西时经历哀悼过程是自然而正常的,经历心理痛苦不意味着病态。Elizabeth Kübler-Ross 以人面对自己的死亡和亲人的死亡时的心理历程为基础,总结出了“哀悼的五个阶段”。现在,这哀悼的五个阶段理论不仅适用于和死亡相关的哀悼,而是适用于失去任何东西的哀悼过程。

    失恋可以是仅次于亲人去世的,刻骨铭心的事件。有的恋情离我们而去的时候,会像把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生生撕去一样,任我们是多么聪明懂道理的人,也无法回避那种痛楚。是我们病了吗,是我们头脑发昏了吗?不一定。我们因失恋而痛苦,可能只是在经历一个自然而正常的应激反应。在这样的痛苦中,我们不能依靠别人来代替或解救,只能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来。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了哀悼的规律,知道千千万万失去了重要的东西的人们也在经历相似心路,我们就不再孤单,会更有走出情感迷宫的信心和勇气。

    哀悼的第一阶段是“拒绝承认现实”,因为现实太痛了。在恋爱关系正式结束前,你可能已经预感到,这段感情正走向衰竭。原因可能是他对你的要求你注定不可能达到或者不可能接受,可能是你需要他改变的地方他注定不会改变,可能是你的基本需求他注定无力满足,也可能是他的移情别恋势在必行。你对这段注定走向解体的感情的哀悼,在分手前就已经开始,正如对诊断出癌症的亲人的哀悼在亲人去世前就开始了。刚走上哀悼之旅的你,会有意无意的,努力的遮盖面前的现实,试图不让自己去想将来必然分手的结局,让自己相信你们两个的未来还长。你们还是会约会,还会同床共枕,还会说那些只说给彼此听的话。尽管这不代表你们会有未来,你还是会用这些表象来劝服自己——我们的关系和感情还在。

    有的时候,你们中的一个会提出分手,然后分手了,过不了多久你又会情不自禁的和他复合,然后又分手,又复合。复合不是守得云开见月明,而是好比秋天的暖气流,和北方来的冷风暂时性的,交替的吹来吹去,最终还是会被冬天的严寒取代。拒绝承认现实是哀悼的一个正常阶段。但是,如果受到对方的虐待却仍然回避现实,认为不是对方的大错,或者认为对方会改正,这就超出了正常的范畴,而是一种心理障碍,叫做受虐妇女综合症。

    当天气越来越冷,暖流越来越少直至消失时,我们知道冬天已经成为现实。同样,在正常的哀悼历程中,你终会不得不向自己承认现实——你们的关系完了。于是,你进入了哀悼的第二阶段,愤怒。愤怒的对象可以是命运,可以是自己,是他,或者你认为导致你们关系破裂的那个人。“凭什么让这种事发生在我的身上?”“他怎么可以这样?”不管你们的分手到底是谁的错,你这些怨怼情绪都是正常的。只有当你的愤怒引发你的自毁行为,或者令你对他人实施极端的报复,这种愤怒才是病态的。

    专注于愤怒是非常消耗人的心力的,愤怒在一段时间后会退而存在于背景中,情感的主旋律变为“和命运讨价还价”,也就是哀悼的第三阶段。曾经一点一滴的美好与甜蜜在你的记忆中依旧鲜活,但现在已经物是人非,已经习惯了他的你,要把他从你的生活中剥离出去。面对这些,你可能没有那么容易甘心,但你又希望能够甘心,从而给折磨划上句号。于是你会寻找那个圆满的句号。

    你可能想:“如果我能最后一次和他去看海,我就会没有遗憾了。”“如果我能阻止他和她的交往,结果就不会这样子了。”其实,就算你和命运的讨价还价成功了,你达成了你想用来作为句号的这个愿望,你往往也不会如愿的放下和甘心,而是会重新产生别的希冀。正如身患癌症的老人会想,如果我能看到我的儿子结婚,我就可以瞑目了;但是就算他的儿子结婚了,他又会想,如果我能看到孙子出世,我就无憾了。其实,你无法达到平静的心态,是因为你还没有走完哀悼的整个历程。

    当现实不由分说地,进一步在你面前清晰起来时,你无可选择的意识到,事已至此,你没有任何办法去修正和改变它,你甚至没有办法通过自控来终止自己的痛苦。于是,你的哀悼自然而然的进入了第四阶段——抑郁。虽然抑郁症是一种病,但抑郁并不等同于抑郁症;抑郁可以是人的一种正常情绪。抑郁中的人,淡化了对外界大部分事物的兴致,淡化了与人交往的兴致,甚至包括最亲的亲属。抑郁中的人甚至对思考那件造成他抑郁的事情也失去了兴趣。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你在抑郁中不再深入思考你们的分手,是在为圆满走出哀悼状态做准备。

    哀悼的第五个阶段,也就是哀悼的末尾,是“接纳现实”。你会感到:“现实已经是这个样子,没有必要再纠结深思。”“这个现实是我可以承受的,不会使我不堪重负。”“我不会让已经发生的事情占据我生活的核心,影响我做该做的事,影响我享受美好的东西。”接纳现实不是不再痛苦,这次分手可能使你不论什么时候提起,心头都会有一丝隐痛掠过,你永远清楚的知道,这是一次不良的经历。但是,分手的痛苦已经退出你生活的主旋律,被储存到记忆中的角落。一个人心灵的角落里堆放几宗隐痛,其实是OK的事情。

    哀悼的五个特征性的阶段,如何经历,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会中间跳过某个阶段直接进入下一阶段,有的人会折返回到已经经历过的阶段去。这都是正常的。什么样的哀悼是病态的呢?除了引发极端行为的哀悼,就是长时间不能走完全程的哀悼。如果你失恋后6个月仍然无法接纳现实,仍然无法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仍然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哀悼这件事上,那么就是不正常的,病态的,可能需要求助于医药了。

    正常的哀悼过程,只能靠哀悼者自己一步步走完,亲友不能代替。但是亲友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合格的支持者,应该让你感到他关心你的感受,让你感到他一直站在你的身边和你一起;他不应该对你做出评判,不应该试图教导你,不应该告诉你你的感受是错的和不正常的,也不应该催促你快点走出来。这样的合格支持者,是可遇不可求的。

    最后,祝每个女人在每一次得失中顺利成长。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剩女成长记

 

剩女成长记:

这是《中国剩女调查》作者罗爱萍和王蜂运行的微信公众号。该书用详实的调查,击破污蔑恐吓剩女的种种谎言,旗帜鲜明地支持剩女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中国剩女调查》的延伸,我们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情感、友谊、亲情、职场、进修、养老等方面的经验、感悟和认知,也会不定期举办分享会或讲座,希望把单身女性连接起来,互相支持,互相打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