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试教育下的逆袭(一)

(2017-05-17 10:11:27)
标签:

精英教育

应试教育

留学

分类: 教育问题

应试教育下的逆袭(一)

(维清)

 

教育是百年基业

教育是屌丝逆袭

教育是使命召唤

也是命运的交响曲

 

 

1、  无言的开始

一直说说有关应试教育的问题,因为教育最国家关乎一个社会的未来,对家庭就是后辈生活。

现在都说赢在起跑线上,很多家庭倾其所有,倾囊而出,就为了培养孩子进入父母预设的巅峰位置。当然最后的结果另说。其中是很多妈妈们的杰作,甚至将父亲的建议弃如敝履,有过份反过来指责父亲不作为。

在任何状态下,事物的良性发展,并不是作为越频繁越强悍,就越好,完全不是,合适才好,这也是中国文化中,中庸思想的精髓,中庸不是不思进取,是追求更全面的发展。任何失去平衡的状态都不是好的状态,哪怕暂时的获得。教育一定是如此,这也是后面我想阐述,我的教育理念的基本思想。

我从小是一个强烈抵抗应试教育的孩子,随性生长走到今天,很多唾手可得被大家认为最好的东西,都被我抛弃了,因为从小没有被洗脑,所以,自由生长到今天,虽然额外的吃了很多的苦,但是,我自以为这样的生活非常酷,即使再不成功,也保持了我的独立思想的权利。

我的儿子是另一种极端的教育模式,现在最多家庭追求的模式,赢在起跑线上,上海最顶级的幼儿园,最有名气的小学,最霸道的初中,然后转道美国上高中。这是一条看似完美的教育之路。

这种碰撞也是我可以得到深刻反思的特殊机遇,我如果不做总结,觉得太可惜了。

其实,并不完美,至少儿子的感受不是这样,记得我们在小学毕业之后,带着他到美国西部参加一所非常好的私立中学的夏令营以后,他最后总结,美国的五个星期比小学的五年都快乐。我听着都快落泪了,儿子的小学太幸苦了。

我本来最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快乐童年永远是一个人一生的享受。

每个人的情绪问题,都可以追溯到他或者她的童年,如果悲惨、苦难一旦进入记忆的深处,甚至被深深的埋在下面,那将是一辈子的噩梦,在人的大多数关键时刻,都会冒出来左右他的生活。那样的人生,再多的钱财都不能平复,幸福就成了电影的票房和电视剧的收视率了。

 

很多人的教育,都跟着前面的走,认为只要高投入,就是赢在起跑线,这是错觉。对有财力的也就是财富的数字损失,对拼尽家底的人家,就是家庭悲剧。

因为我们家是这么过来的,为了让儿子上幼儿园安全,让他走着上学,就在边上买了别墅,后来的学区房,租房,从小到大的各种补习班等等,一路走来付出巨大,这肯定是工薪家庭难以承受的。所以,我认为一个家庭如果没有足够的财力一定不要走这条路,你付出了所有,甚至借贷,但是得到了也只是这种模式的末流服务,效果与一流的服务当是面目全非。

我要写下下面的感悟,完全来源于我的思考,我孩子的教育我不认为是最成功,仅仅是有局部的收获而已,这状况更容易让我反思,儿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纠结、困惑等等,对于新的教育的模式来说,更有实际意义。

 

太太对于儿子的教育,设计是超完美模式,一切都是最好。为了最好的精英教育,从我儿子幼儿园开始,我们搬了十次家,我也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周末只要没有工作,基本上都是在接送孩子的车上度过的,再加上平时的接送,时间和精力的耗费是惊人的。这种碎片化只有孩子的生活,也强迫我随时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让我意识到,当初自己忽略的东西,现在逐渐清晰起来,随时在检讨当初其实可以做得更好。孩子已经成长,我不可以重来,但是我想分享我的思考,能够成就他人的参考,善莫大焉。

 

我所有的想法,都会围绕着,应试教育怎么样?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应试教育与最好教育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现在中国的社会也在逐渐的固化,虽然屌丝逆袭越来越难,但是教育依然是最佳的途径,只不过想要硬件(精英学校和高质量补习)的攀比已经没有任何的可能,社会财富差距越来越大,而我的教育理念是不以这些以财富为标志的硬件为基础的。

同样的即使你家财万贯,但是如果理念依然是现在盲从应试教育,并且走向极端的方式,你并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而我的教育理念,恰恰是想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之下,寻找更佳的路径,既可以借用应试教育的优势,又可以规避副作用的伤害,算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我也很欢迎与大家交流心得,为教育尽一份责任,共同追求美好的未来。

(维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